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湛若水

湛若水

【生卒】:1466——1560

字元明,增城(今属广东)人。从陈献章学,弘治五年(1492)举于乡、不乐仕进。母命、乃入南京国子监。十八年会试第二名,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母忧归,筑西樵讲舍,以教士子。嘉靖时,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部尚书。以老致仕。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初与王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其宗。守仁学以致良知为宗,若水学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时学者分为王、湛之学。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生卒】:1466—1560

【介绍】: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 刘彝

    【生卒】:1017—1086【介绍】:宋福州闽县人,字执中。幼从胡瑗学。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朐山令,有惠政。神宗时除都水丞,改知虔州,著《正俗方》,以医易巫。加直史馆,知桂州。以禁与交阯人互市而失钦、

  • 杜文谦

    南朝齐人,祖籍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有学行,普谈吐。历为南郡王侍读、太学博士,溧阳令。郁林王时,萧鸾专权,劝中书舍人綦母珍之诛鸾,珍之不从。后为鸾所杀。【生卒】:?—494【介绍】:南朝齐吴郡人。有

  • 吴王阖庐

    【生卒】:?—前496即阖闾,名光,或称公子光。诸樊子。前515年,用伍员所荐勇士专诸刺杀王僚即位。以伍员、伯嚭为臣,用孙武为将,改革政治军事,多次兴兵伐楚。前506年,攻入楚都郢,后因秦兵救楚,越又

  • 赵孚

    【生卒】:924—986【介绍】:宋洛阳人,字大信。后周太祖显德初进士。宋初为永宁令。太宗即位,知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受诏行视黄河,议于澶、滑二州立分水之制,以重惜民力而未行。累迁殿中侍御史。

  • 秦从龙

    【生卒】:1297—1366【介绍】:元末河南洛阳人,字元之。官江南行台侍御史。元末兵乱,避居镇江。朱元璋闻其名,聘至建康,事无大小,悉与之谋。后以子死,告归卒。

  • 范泰

    【生卒】:355—428字伯伦,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初为晋太学博士,南朝宋时,拜金紫光禄大夫,上表议建国学,谏阻更造五铢钱。又屡陈时事,多为时所用。博览书籍,善为文章,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

  • 李雯

    李进之子。袭父职,为万户。延祐六年(1319)因父在北征时被擒,受仁宗赐雯中统钞五百锭。【生卒】:1608—1647【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

  • 顾骢

    【介绍】:明扬州府通州人,字云车,一作云章。以绘事名,墨竹仿苏轼。

  • 欧阳朝初

    【介绍】:元袁州万载人。顺帝至正间进士,授瑞州路录事。历通山、龙南二县尹。以文章名世,学者多礼事之。

  • 高文虎

    字炳如,四明(今浙江#县)人。绍兴进士。历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将作丞兼实录院检讨官、又兼玉牒所检讨官等。在职间,相继编修《四朝国史》、《高宗实录》、《神宗玉牒》及《徽宗玉牒》。宁宗即位,韩侂胄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