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裴敬彝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事父母以孝。诏表其门,称为“义门裴氏”。父智周任内黄令时,为部人所讼,由敬彝诉冤而获释。官至太子左庶子。(,参见《新唐书》)【介绍】:唐绛州闻喜人。裴子通曾孙。七岁能文章,宗族

  • 李之才

    【生卒】:?—1045【介绍】:宋青州北海人,字挺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师穆修,受《易》,得其传,再授邵雍。曾为泽州签署判官,泽人刘羲叟从受历法,世称羲叟历法。官终殿中丞。

  • 王承恩

    【生卒】:?—1644【介绍】:明崇祯时司礼监秉笔太监。李自成攻北京,帝命承恩提督京营。城陷,帝缢于煤山寿皇亭,承恩亦缢于其下。

  • 李光翰

    新乡(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南京户科给事中。正德改元,与戴铣等连章奏请刘健、谢迁留任,被革职归。后起台州知府,与徐蕃同被推举为治行卓异者。不久,卒。【介绍】:明河南新乡人。弘治十

  • 徐璈

    【生卒】:1779—1841【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六骧,号樗亭。嘉庆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寿昌、阳城知县。性强直,不能伺应长官,引疾归。有《诗经广诂》、《樗亭诗文集》等。

  • 明神宗郑贵妃

    【生卒】:?——1630大兴(今北京)人。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三子,封皇贵妃。受帝宠幸。群臣争言立太子,帝置之不理。由是门户祸起。先有吕坤集《闺范图说》进帝。帝赐妃,妃刻印。又有人撰《闺范图说跋》,

  • 王庸

    【介绍】:元雄州归信人,字伯常。事母孝。母卒,露处墓前,旦夕悲号。

  • 朱彧

    【介绍】:宋湖州乌程人,字无惑。以父朱服曾帅广州,故颇得闻其地市舶蕃坊故事,编撰《萍洲可谈》一书,保存了有一定价值之中外交通史料。

  • 萧望之

    【生卒】:?—前47【介绍】:西汉东海兰陵人,徙杜陵,字长倩。治《齐诗》。以射策甲科为郎。宣帝时,历任平原太守、少府、左冯翊、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官。尝集诸儒于石渠阁,评议《五经》同异。帝疾笃,任为前

  • 杜缓

    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杜延年子。少为郎,宣帝本始年间以校尉从蒲类将军赵充国击匈奴,返迁为谏大夫。累官上谷都尉、雁门太守。父死嗣爵,任太常。元帝即位,谷贵民流,西羌反叛,上书捐助钱谷以助官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