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导

王导

【生卒】:276—339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茂弘。袭爵即丘子。拜东阁祭酒。司马睿(元帝)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参预军谋密策。劝睿移镇建康。洛阳倾覆,联合南北士族拥睿称帝。导任丞相。号为“仲父”。后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上游,族人多居要职,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明帝立,受遗诏辅政。迁司徒,封始兴郡公。成帝即位,与庾亮共辅幼主。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晋师败绩,入宫侍帝。峻敬导,未加害。及峻平,官至丞相。卒谥文献


【生卒】:276-339

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镇军司马王裁子。初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与司马越亲信司马睿关系密切。西晋末,随司马睿镇建康,出谋划策,联合南北士族巩固司马睿的地位,为东晋侨寓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司马睿即帝位,为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居朝辅政。以兄王敦统六州,出镇荆州。历元帝、明帝、成帝三朝,皆居显位辅佐朝政,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咸康五年死,谥文献。


【生卒】:276—339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茂弘。袭爵即丘子。拜东阁祭酒。司马睿(元帝)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参预军谋密策。劝睿移镇建康。洛阳倾覆,联合南北士族拥睿称帝。导任丞相。号为“仲父”。后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上游,族人多居要职,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明帝立,受遗诏辅政。迁司徒,封始兴郡公。成帝即位,与庾亮共辅幼主。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晋师败绩,入宫侍帝。峻敬导,未加害。及峻平,官至丞相。卒谥文献


【生卒】:276-339

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镇军司马王裁子。初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与司马越亲信司马睿关系密切。西晋末,随司马睿镇建康,出谋划策,联合南北士族巩固司马睿的地位,为东晋侨寓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司马睿即帝位,为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居朝辅政。以兄王敦统六州,出镇荆州。历元帝、明帝、成帝三朝,皆居显位辅佐朝政,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咸康五年死,谥文献。


【生卒】:276—339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茂弘。袭爵即丘子。拜东阁祭酒。司马睿(元帝)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参预军谋密策。劝睿移镇建康。洛阳倾覆,联合南北士族拥睿称帝。导任丞相。号为“仲父”。后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上游,族人多居要职,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明帝立,受遗诏辅政。迁司徒,封始兴郡公。成帝即位,与庾亮共辅幼主。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晋师败绩,入宫侍帝。峻敬导,未加害。及峻平,官至丞相。卒谥文献


猜你喜欢

  • 元愿达

    【生卒】:481—537【介绍】:南朝梁时鲜卑人。北魏明元帝孙。仕魏为中书令、郢州刺史。梁武帝大通二年,梁师北伐,攻义阳,愿达举州降,封乐平公,出为湘州刺史。中大通二年,征侍中、太中大夫、翊左将军。

  • 伯夷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尧时被举用,舜继位,命伯夷掌秩宗,典三礼,以施政教。

  • 花茂

    巢县(今属安徽)人,初为陈野先部将,后归附朱元璋。从定江左,灭陈友谅,平中原、山西、陕西,征西蜀,平诸叛蛮,累功升任都指挥同知。终都指挥。【介绍】:元末明初庐州巢县人。初从陈埜先,已而归朱元璋。从定江

  • 史绍登

    【生卒】:?——1804字倬云。江苏溧阳人。大学士史贻直之孙。初为誊录,升布政使经历。乾隆末年,充云南文山知县兼署蒙自县,升云州知州、维西厅通判。改文山食盐官配为商办,全滇效尤。嘉庆初年,参与用兵贵州

  • 钱鼎铭

    【生卒】:1824—1875【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新之,号调甫。钱宝琛子。道光二十六年举人。从父治团练。咸丰间招募乡勇,配合清军镇压青浦周立春义军,攻下嘉定城。同治初以李秀成进兵苏常,请命至安庆求

  • 韩川

    【介绍】:宋陕人,字元伯。第进士。哲宗元祐初,以荐为监察御史,极论市易之害。迁殿中侍御史,疏陈用人之弊,诏吏部更立法。累进吏、礼二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历守颍、虢二州。后贬坊州,再谪道州安置。徽宗立,复

  • 李图南

    字开士。李梦箕之子。康熙末年举人。钻研濂、洛、关、闽诸学说,以反躬切己为务。认为名利观念为学者之首害。雍正九年(1731),应吏部召赴京城户部学习政事,不久卒,年五十七岁。【生卒】:1676—1732

  • 李时敏

    【介绍】:宋成都华阳人,字致道。李时雍弟。徽宗时,官至朝请郎。书画兼精,尤工大字,又擅长射箭。有《诗意图》等。

  • 桓焉

    【生卒】:?-143字叔元,桓郁子。少以父任为郎。明习经学,曾入授安帝。又迁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等职,反对废太子。顺帝时拜太傅,与朱宠并录尚书事。【生卒】:?—143【介绍】:东汉沛郡龙亢人,字叔元。桓

  • 柳机

    字匡时,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东北)人。少为北周宇文邕僚属。邕即位,颇得信任。周宣帝时,为御正上大夫。屡谏帝失,惧祸,求为华州刺史。隋文帝为相,征还长安。北周旧臣皆言禅让,独机无一言。隋初,封郡公,为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