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武俊

王武俊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生卒】:735-801

契丹族怒皆部人。安史乱时,劝其主将李宝臣降唐,拜先锋兵马使。建中时从宝臣子惟岳谋乱,旋又杀惟岳归朝,擢为恒州刺史、恒冀都团练观察使。不久所辖赵、定二州被朝廷收走,朱滔田悦乘其不满,与之联络,共同作乱,称赵王,署官府。兴元元年在李抱真说客的劝诫下削除国号,并合军打败了朱滔。后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参见《新唐书》)


【生卒】:735—801

【介绍】:

唐时契丹怒皆部落人,字元英。善骑射,初隶李宝臣帐下为裨将,因说宝臣率五州归国,奏兼御史中丞,封维川郡王。德宗擢授检校秘书监兼御史大夫、恒冀观察史,因不得节度,遂谋叛,屡败官军,自称王,国号赵。后李抱真使客说之,乃去伪号,诏拜检校工部尚书,恒、冀、深、赵节度使,琅邪郡王。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帝宠之甚厚。卒谥忠烈。


猜你喜欢

  • 丘为

    【介绍】:唐苏州嘉兴人。玄宗天宝初擢进士第。累官太子右庶子。奉养继母,以孝闻。年八十余致仕,母犹无恙。善为诗,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卒年九十六。

  • 陈绛

    【介绍】:明浙江上虞人,字用言。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仿《论衡》著《山堂随钞》,以所属有金罍山,陶望龄为删汰其书,改名为《金罍子》。

  • 孔有德

    【生卒】:?——1652辽东(今属辽宁)人。初为明军登州参将,后起兵叛乱,占踞登州一带,自号都元帅,四出攻掠。明崇祯六年(1633)渡海投降皇太极,得优待,封恭顺王。后隶汉军正红旗。改封定南王。崇德间

  • 王士杰

    太和县丞,佐上官捍御大理,沙定洲陷城,死。

  • 张大隐

    【介绍】:唐瀛州乐寿人。张士衡子。高宗仪凤中,为太常博士,累迁中书舍人。则天后垂拱中,博士周悰请立武氏庙为七室,唐庙仅五,奏言不可。武后不获已,伪听之。时皆服其沉正不诡从,有大臣体。终礼部侍郎。

  • 元谐

    字仲和,略子。袭广川王封。卒,谥刚。孝文帝因谐之丧,下令迁洛户不得还葬平城。(,参见《北史》)

  • 罗士信

    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十四岁即从张须陀镇压农民义军。归唐后,从破王世充,拜绛州总管。攻打刘黑闼时被擒遇害,年仅二十。(187上/4867,参见《新唐书》)【生卒】:595—622【介绍】:隋唐时齐

  • 韦廉

    【介绍】:唐京兆杜陵人。韦津曾孙。玄宗开元中,自左补阙迁起居郎,历考功员外郎,官终库部郎中。

  • 朱桢

    【生卒】:1364—1424【介绍】:明宗室,太祖第六子。洪武三年封楚王,十四年就藩武昌。十八年与汤和、周德兴镇压铜鼓、思州少数民族起事。时初设宗人府,为右宗人,永乐初进宗正。卒谥昭。

  • 王闿运

    【生卒】:1832——1916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刻苦励学,经、史、百家皆通。曾先后依就山东巡抚崇恩、尚书肃顺,入曾国幕府,不得志而退主四川尊经书院,充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江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