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凝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字光仪,蔡州(治今河南汝南)人。唐襄州节度使德諲子。初袭父位,附于扬州杨行密,后又归附朱温。温准备称帝,他拒不从命,被温部将杨师厚所败,遂亡命金陵,卒于淮南。(,参见《新唐书》,《新五代史》)
【介绍】:
唐蔡州人,字光仪。赵德湮子。嗣父爵为襄州留后,甚有威惠。累迁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昭宗天祐元年,封楚王。时诸道不上供,唯匡凝岁贡赋天子。朱温遣人谕止之,不听,遂出兵攻之。匡凝战败,奔杨行密。及行密卒,杨渥遣其赴海陵,为徐温所杀。
【生卒】:1830—1894【介绍】:清浙江会稽人,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于人不轻许可,讥评所及,不免有信口雌黄之失。甲午战争起,败讯至,感愤
【生卒】:?——1293易州定兴(今河北定兴)人。善水战。从伐宋,设方略,夺敌船千计,以功,为水军万户,兼都水监使。后从攻安丰、寿、亳等州和云南大理国、鄂州等。卒。追封易国公,谥武定。【生卒】:?—1
王昭君与复株絫单于所生之女。名云。居次为尊称如汉公主之号,嫁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王莽执政时,曾入侍元帝后。力主与汉和亲。乌珠留单于死,她与其夫立咸为乌累若鞮单于,并遣人至边塞传书欲见王莽和亲侯王歙(王
【生卒】:?—前576名瑕。文公子。前589年即位。右师华元和楚将子重、晋将栾书友善,前579年,约晋、楚两国会盟于宋,双方弭兵。
又名门高,后唐庄宗时伶人。曾拜郭崇韬为叔父,又被皇弟李存乂收为养子。庄宗末年崇韬、存乂相继被杀、被囚,他心不自安,遂激成兵变,杀死庄宗。明宗即位,任为景州刺史,不久被杀。【生卒】:?—927【介绍】:
【生卒】:1604—1656【介绍】: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明都御史陈于廷子。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四公子。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明亡,隐居山中,不
【介绍】:唐蒲州猗氏人。张嘉贞弟。嘉贞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每朝,轩盖驺导盈闾巷,所居坊时号“鸣珂里”。后贬浦阳府折冲。玄宗开元末为相州刺史。
【生卒】:1614——1679字邦士。江西宁都人。明诸生。“三魏”之姐夫,“易堂九子”之一。魏禧曾从学于他。晚年研究历数、《易》学及泰西算术,教授弟子。著有《周易剿说》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
【介绍】:清江苏江都人。幼读书,工诗文。年十八时,父为仇家陷害,破产而死。兰娥立志复仇,往来金陵、扬州间十余年,为父伸冤。后得举人黄正学之助,遂报父仇,兰娥亦嫁黄氏为妾。
【生卒】:?——1227字子秀。策论进士,渐迁翰林待制,贞祐间,迁知临洮府事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击败西夏军于临洮府。兴定二年(1218),进元帅府左监军、行元帅事兼晋安府事、河东南路兵马都总管。积极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