阇那崛多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生卒】:1092—1159【介绍】:宋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
【介绍】:五代时寿州人。少放纵,好走马屠博,与王绪为刎颈交。绪举兵,从之入闽。前锋将杀绪,相匿绪子建齐于山中而以己少子易之,少子遂被杀。后相与建齐从军居闽县,建齐亦冒李姓传数世。
【生卒】:?—1648【介绍】:清辽东人。崇德六年举人。顺治三年累迁至江西巡抚。五年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挟于天叛。清军围南昌,声桓惧于天泄谋,乃杀之。
【生卒】:518—569字弘道,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好学,治《三礼》、《春秋左氏传》,兼通《五经》章句,诸子史书。年二十余即为尚书祠部郎中,敬帝时为国子博士,掌仪礼。入陈,历为员外散骑常侍、
【生卒】:953——1000字太雅,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幼颖悟,及长,善文,博贯群籍。清溪令陈洪进见其才,欲署熙府职,固辞,并著《楚雁赋》以明志。举进士,累迁殿中丞,撰《四夷来王赋》以献,为太宗嘉
字仲宝,开封祥符(今属河南)人。初为入内黄门,习书史,学兵家方略,善射。选为环庆路走马承受公事。从曹克明降抚水蛮,筑二栅以扼其要害。天禧初,擒获盗于青灰山。进内园使、右班都知、领端州刺史,尝侍仁宗苑中
【介绍】:明山西襄陵人,字时望。邢让子。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历官兵部武库司郎中,典百司柴薪银两,以廉干称。官至长芦盐运使,正德二年,以刘瑾柄政,辞归。居乡延师训导后进,又通医术,活人甚众。卒年八十六。
太武帝子。初封吴王,后改封南安王。宗爱杀太武帝,立余,年号永平。余厚赏群臣,游饮无度。旬月之间,库藏空虚,怒爱权重,谋夺爱权。被爱杀死。文成帝即位,谥隐。(,参见《北史》)【生卒】:?—452【介绍】
字祗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崇宁进士。历起居舍人兼定、嘉二王记室,殿中侍御史,给事中等,拜御史中丞,陈士风六弊,并揭发户部尚书刘炳阴事,忤蔡京意,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德府,被劾罢,提举崇禧观,再贬常州团
【生卒】:?-886事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镇压邛州阡能起义,平定涪州刺史韩秀升叛乱,征讨节度使杨师立,以功诏拜东川节度使。光启二年绝敬瑄,割据梓州,敬瑄发兵围击,仁厚败,被杀。【生卒】:?—886【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