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隋文帝

隋文帝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541-604

即杨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世居武川镇。袭父忠隋国公爵。女为周宣帝皇后。宣帝卒,坚入总揽朝政,封隋王。杀宗室,平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拥周起事。大定元年(581)代周自立。国号隋,年号开皇。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继续推行均田制,重编户籍。确立三省制,地方仅设州、县两级。废九品官人法,由吏部铨选九品以上官吏。完善府兵制。励行节俭,注意民生。天下称治。性猜忌好杀,用法严峻,虽亲子不少宽待。至晚年元勋功臣或杀或黜,罕有存者。仁寿四年被太子广杀死。(一,,参见《北史》)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541-604

即杨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世居武川镇。袭父忠隋国公爵。女为周宣帝皇后。宣帝卒,坚入总揽朝政,封隋王。杀宗室,平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拥周起事。大定元年(581)代周自立。国号隋,年号开皇。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继续推行均田制,重编户籍。确立三省制,地方仅设州、县两级。废九品官人法,由吏部铨选九品以上官吏。完善府兵制。励行节俭,注意民生。天下称治。性猜忌好杀,用法严峻,虽亲子不少宽待。至晚年元勋功臣或杀或黜,罕有存者。仁寿四年被太子广杀死。(一,,参见《北史》)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猜你喜欢

  • 张钧

    【生卒】:?—894【介绍】:唐人。僖宗时泾原大将。中和二年,节度使胡公素卒,被推为留后,旋拜节度使。在镇十三年,卒于位。

  • 周后

    【生卒】:?—1644【介绍】:明苏州人,徙居京师大兴。天启中选入信邸,册为信王妃。思宗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京师时,先遣太子及二王出宫逃避,然后自缢而死。

  • 李尚隐

    【生卒】:666-740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弱冠举明经,曾奏贬中书侍郎崔湜及郑愔、王旭、陈思问等人官爵,甚得时议。官至户部尚书、东都留守。(185下/4822,参见《新唐书》)【生卒】:666—

  • 张鹗翼

    【介绍】:明松江上海人,字习之。嘉靖二十年进士,授兵部职方司卿,提督四夷馆。寻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有《须野集》、《易说辨讹》。

  • 张聪咸

    【生卒】:1783—1814【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阮林,一字小阮,号傅岩。嘉庆十五年举人,官八旗教习。通《左传》及音韵之学,又熟汉晋逸事。有《左传杜注辨正》、《经史质疑录》。

  • 计子勋

    【介绍】:东汉人。人谓其数百岁。一旦忽言日中当死,主人与之葛衣,服而正寝,果死。

  • 李翊

    【介绍】:唐人。有出群之才,韩愈以书荐于考官陆,登贞元十八年进士第。文宗大和八年,官谏议大夫,劾李训,谓不宜在左右,不听。迁给事中。训诛,授御史中丞。开成二年,自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

  • 萧方诸

    【生卒】:537—551【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智相,一作明智。梁元帝子。聪警博学,明《老》、《易》,善谈玄。简文帝大宝元年,元帝尚为湘东王,拜方诸为中抚军以自副,出为郢州刺史,镇江夏,以鲍泉为行

  • 林泳

    【介绍】:宋福州福清人,字太渊,号艮斋、弓寮。林希逸子。理宗宝祐元年进士。出宰安溪县。善画墨竹,能篆,工诗。有集。

  • 张扩

    【生卒】:?—1147【介绍】:名或作广。宋饶州德兴人,字彦实,一字子微。徽宗崇宁五年进士。授国子监簿,迁博士。调处州司工曹事,盗贼窃发,守以郡委之。扩临事精明,威名大著。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南渡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