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郦恽

    字幼和,范侄。好学有文才。明帝正光中举秀才,射策高第,为奉朝请。随军有功,封子爵。后与唐州刺史守平阳,拒尔朱荣军,城破,被杀。(,参见《北史》)【生卒】:493—528【介绍】:北魏范阳涿县人,字幼和

  • 边澄

    【介绍】:明宁波府鄞县人。有膂力。托身入少林寺,居炊下三年,遂妙悟搏击之法。生平不以技炫人。正德间,江彬欲使边兵留南京,王守仁谓南兵自足用,召澄与边兵角技,边兵不能敌,江彬为之慑服。

  • 王震

    【介绍】:宋严陵人。九岁能文,年十二三已立志于道。为杨简高弟。

  • 杨政

    字子行,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少从范升受业《梁氏易》。善谈经学,京师称为“说经铿锵杨子行”。生徒多至数百人。章帝时官至左中郎将。为人不拘小节,果敢自负,曾拦驾乞救其师范升。

  • 叶护

    英武可汗太子。率回纥军队入唐助平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二京,因封忠义王、司空。(,参见《新唐书》217上/6115)【介绍】:唐时回纥葛勒可汗太子。肃宗至德中,可汗遣叶护将四千骑助讨安禄山,帝命广平王见

  • 蒋乂

    【生卒】:747—821【介绍】:唐常州义兴人,徙居河南,字德源。初名武,后改今名。蒋将明子,吴兢外孙。少从兢学,博览强记。家富藏书,通百家学,有史才。其父在集贤,引乂入院整理图籍,因署集贤小职。逾年

  • 丁道迁

    【介绍】:南朝梁谯国人。丁贵嫔之父。武帝天监初任历阳太守。武帝子庐陵王萧续生,武帝谓之曰:“贤女复育一男。”答曰:“莫道猪狗子。”传为笑柄。官至兖州刺史、宣城太守。

  • 庞涓

    【介绍】:战国时人。曾与齐人孙膑同学兵法而不如膑。后为魏惠王之将,诳膑至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后膑因得齐使者之助回国,为齐威王师。魏惠王廿八年,魏攻韩,齐救韩,用孙膑计,直攻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

  • 程嘉燧

    【生卒】:1565——1643字孟阳,休宁(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善诗画。钱谦益推重其诗,称松园诗老。卒年七十九。【生卒】:1565—1644【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

  • 茅溱

    【介绍】: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平仲,一作平甫。好学不求闻达。闭门著书,以布衣终。有《韵谱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