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一贯

一贯

①用一种道理贯通天下万事之理。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贯休言诗》:“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亦谓同一道理。李颀《杂兴》:“善恶生死齐一贯,只应斗酒任苍苍。”②连贯。白居易《和望晓》:“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③同样。张仲素《献寿词》:“华夷今一贯,同贺圣朝君。”④从过去到现在,一向如此。犹平常。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猜你喜欢

  • 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

    【介绍】:李昌符《秋夜作》诗句。雨打秋荷,蛩鸣不断,可见夜之萧条;三更不眠,孤灯相伴,可见人之寂寞。诗句对仗工整,格调凄凉。

  • 丹桂

    ①桂树的一种,皮赤色。白居易《有木诗八首》之八:“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②旧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因以“丹桂”喻科第。黄滔《寓题》:“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③神话传说谓月中有桂树,因以“

  • 宋华

    【介绍】:唐代诗人。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名相宋璟子。进士及第,判入高等,历仕登封尉、濮阳令、尉氏令。在濮阳时,萧颖士往访,华赋诗言志以赠别(《蝉鸣一篇五章并序》)。后坐罪流贬,不知所终

  • 明两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谓有上下二明前后相继,后因亦喻指继位之君或太子。李舒《享章怀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通三锡胤,明两承英。”

  • 昆明劫灰

    传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曾从地下挖出灰炭,询之西域僧人,乃知是上古天地大劫时的馀灰。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因以“昆明劫灰”喻指战乱。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亦

  • 赵鸾鸾

    【介绍】:字文鹓,东平(今属山东)人。赵举之女,乃元顺帝至正间人。《全唐诗》误为唐人,收诗5首。其诗见《剪灯余话·鸾鸾传》。

  • 苏预

    【介绍】:见苏源明。

  • 郢中唱

    指格调高雅的诗文。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且泛篱下菊,还聆郢中唱。”参见“郢曲”。

  •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介绍】:王维《晓行巴峡》诗句。二句写南国水乡情景。上句写水上人家在舟中交易,下句写栈道横空,犹如在树梢行走。完全是一幅别具一格的巴峡风俗画。

  • 郢中吟

    比喻高雅的诗作。高适《同郭十题杨主簿新厅》:“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