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于逖

于逖

【介绍】:

唐代诗人。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一。穷老山野,终身未仕。玄宗开元七年(719),与萧颖士交游。天宝十载(751),李白往访,白有《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云:“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逖与元结独孤及高適李颀等友善,性淳质,工诗,气格高古,一如其人。元结选其诗二首入《箧中集》,序云:“自沈公及二三子皆以正直而无禄位,皆以忠信而久贫贱,皆以仁让而至丧亡。”则于逖卒于乾元三年(760)前。《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唐萧颖士《莲蘂散赋序》、《唐诗纪事》卷二七,参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

【介绍】:

行十一。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主要生活于玄宗时期,终身末仕。与萧颖士独孤及李白元结高适李颀等友善。《全唐诗》存诗2首。

猜你喜欢

  • 伊谷

    伊水和谷水。均在河南省境内。唐尧臣《金陵怀古》:“凿山拟嵩华,穿地像伊谷。”

  • 白茅人

    西汉方士栾大诡称“黄金可成,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被武帝拜为五利将军,身穿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后被诛。见《史记·封禅书》。后遂以“白茅人”指栾大。亦泛指术士。李商隐《李夫人三首》之一:

  • 罢相作

    【介绍】:李适之作于天宝五载(746)罢左相改任太子少保时。该诗是一首因事寄慨的讽刺诗。前两句设遁辞、用隐喻曲折表达摆宴庆贺罢相的理由,后两句写关心亲故来赴宴的情况,含讥讽。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曰:

  •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

    【介绍】:刘得仁《宿僧院》诗颈联。二句勾画夜色阑珊之景。出句运笔巧妙,以“破”字形容残月之形,愈显境地幽邃、意象清冷。对句写晓露遍布情景,措语自然,寄意深婉。

  • 傅想

    梦得傅说之想。谓帝之思得贤才。李世民《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迹岩劳傅想,窥野访莘情。”参见“傅说”。

  • 泷吏

    【介绍】:韩愈作。此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赴潮州途中。泷,水名,诗中昌乐泷,指韶州乐昌县(今属广东)之泷水。诗借当地小吏之口,说出潮州之偏远,气候之险恶,以此感叹前途的艰险。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哀伤,

  • 韦应物诗集

    韦应物著。见《韦应物集》。

  • 平头奴子

    不戴巾冠的奴仆。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亦作“平头奴”。丘为《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唯一平头奴。”

  • 庄周爱鸣

    比喻懂得辨才而处世。卢照邻《失群雁》:“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歌重奇色。”参见“庄叟悲雁”。

  • 刘子翼

    【生卒】:?—约65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小心。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排行四。刘祎之之父。隋时为著作郎、秘书监。贞观中,召拜吴王府功曹参军。再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预修《晋书》。性峭直,有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