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郎馀令。
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后因以“江淹起恨”谓人生坎坷、忧恨常随。李峤《原》:“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唐宫殿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6)改称集贤殿。李商隐《漫成五章》之二:“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即延平津。亦名剑潭。相传晋雷焕死后,其所得宝剑在其子携至延平津时,堕水化龙而去,故称。窦巩有《题剑津》诗。参见“延平津”。
【介绍】:刘禹锡作。时长庆四年(824),由夔州刺史迁和州刺史。诗写从江陵沿途所见之景,长江两岸山川如画,使人如同置身画图之中,赏心悦目。作者愉快的心境也在这迷人的景物当中体现出来。“山叶红时觉胜春”
指高雅的诗作。张九龄《酬王六寒朝见贻》:“渔为江上曲,雪作郢中词。”
指卫玠。卫玠字叔宝,故称。李适《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人疑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①羁留。李商隐《上杜仆射》:“系滞喧人望,便蕃属圣衷。”②挂念;牵连。吴融《松江晚泊》:“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
谓因勤于政事而无暇吃饭。语出《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贯休《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吾皇则之,小心翼翼。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介绍】:韦应物作。诗写山中春景之美,抒发罢官归隐的生活情趣,表达超然物外、向往出世的思想。摹景自然灵动,抒情平和委婉,风格与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等诗相近。明高棅赞为“古调本色”。(《唐诗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