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题下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兵败相州(又称邺城,今河南安阳)。朝廷为扭转战局,加强战备,于是到处征兵抓丁,新安
【生卒】:822—?【介绍】:唐代诗人。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开成、会昌间初试进士,与薛能、陆肱齐名。后能、肱相次及第,棠困举场约三十年。漫游太原及夏、盐、秦、陇等州,滞燕入蜀,往来家乡与长
槐棘为三槐九棘的缩语,相传周朝于宫外树三槐九棘,标明三公与卿大夫朝见天子的位置。后因以“槐棘”代指三公九卿。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介绍】:唐人。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载(751)六月写于武威。诗以行云流水之笔,赞颂了李副使于火山炎热、行人断绝、边地月色惹人乡愁的情景中,从容万里西征、为国效力的英雄大丈夫气概。该诗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一气呵成;
贺新辉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出版。本书收录唐代400余位诗人的1500余首诗,每首诗后附一篇赏析散文。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收人绝句、律诗和古风、排律、杂言等。书后附作家小传,有关唐诗发展
指战国时随从赵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救的二十个门客中除去毛遂的十九个人。毛遂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迫使楚王派兵救赵,事后他和同去的十九个人说:“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因以“
指古、近体诗诗句末三字皆为仄声。三仄脚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平仄形式之一,但近体诗末三字原则上不允许三仄脚,如有,则上、下句须拗救。参见“三平脚”。
诗集。唐王贞白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贞白诗》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五下著录《灵溪集》七卷,谓手编所为诗三百篇为《灵溪集》,《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同,并谓其集有自序,永丰人有藏之者。《
秦二世阴谋得帝位,怕诸公子不服,均加罪处死。公子将闾死前仰天大呼“吾无罪”者三。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瀚《蒙求》:“将闾仰天,王凌呼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