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谓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亦用于比喻珍惜晚年岁月。语出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春。城西陂,即渼陂,因在鄠县城西五里,故云。黄光升曰:“此诗形容泛舟兴致,艳而不淫,丽而有则,自非他人游赏诗可及也。”(《杜律注解》卷上)
【介绍】:见刘祎之。
【介绍】:杜甫作。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陷长安,代宗出奔。寻收复京师,代宗还朝。《有感五首》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杜甫有感于当时时事,就军国大政表示见解的政治诗。第一首,讥将帅不能安边御
大半;过半。王建《行见月》:“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子兰《悲长安》:“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①讥笑貌。李涉《六叹》:“隋侯殁世几千载,只今薄名空嗤嗤。”②敦厚貌。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一挥出荥阳,惠彼嗤嗤氓。”③喧扰貌;惑乱貌。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将鱼字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王起《和李校书》:“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凄凉阴冷貌。杜牧《大雨行》:“三吴六月忽凄惨,晚后点滴来苍茫。”
【介绍】:刘禹锡《九日登高》诗句。诗作于被贬朗州时期。二句寓情于景,直抒自己遭贬的感受。上句言世路之险恶,下句哀君王之难见,化用屈原《哀郢》“哀见君而不再得”意。
【介绍】:杜甫于永泰元年(765)辞严武幕职后作。莫相疑,即不要疑忌。诗成之后,拈末三字为题。诗人抚今追昔,不胜悲慨,表现了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厌倦和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