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席豫

席豫

【生卒】:680—748

【介绍】:

唐代诗人。字建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后徙居河南。行八。年十六,进士及第,睿宗太极元年(712),中手笔俊拔科,补襄邑尉。玄宗开元二年(714),又中贤良方正科,为阳翟尉。历仕监察御史、乐寿令、大理丞,累迁考功员外郎。因善于选拔人才,为时所称,升任中书舍人,与韩休孙逖等相次掌纶诰,有能名。二十年(732),由户部侍郎出为郑州刺史。韩休辅政,召为尚书右丞。旋迁吏部侍郎。典选六年,选拔寒士多至台阁,时人尊为“席公”。二十八年(740),迁尚书左丞。天宝初,拜礼部尚书,封襄阳县子。天宝七载(748)卒,年六十九,赠江陵大都督,谥曰文。玄宗曾登朝元阁赋诗,群臣奉和,玄宗以豫诗最工,下诏褒美曰:“实诗人之首出,作者之冠冕也。”《全唐诗》存诗五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移正一首;《全唐文》存文三篇。事迹见《国秀集》目录,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80~748

【介绍】:

字建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十六岁中进士,又数登制科。补襄邑尉。累官考功员外郎,典举得士,为时所称。迁中书舍人,掌制诰,有能名。入为吏部侍郎,典选六年,任用寒士多至台阁,时称知人,尊为“席公”。官终礼部尚书,谥曰文。豫以文名当时玄宗尝登朝元阁赋诗,群臣属和,玄宗以豫诗最工,下诏褒奖曰:“实诗人之首出,作者之冠冕也。”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移正1首。

猜你喜欢

  • 炀灶

    灶前烤火。战国卫灵公宠幸近臣雍疸、弥子瑕,使二人专政。复途以“炀灶”劝谏灵公,认为太阳光普照大地,而灶火则不行,一人在前烤火,则其他人不得其光热。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炀灶”喻指佞臣专权。柳宗元

  • 谢亭送客

    【介绍】:许浑作。见《谢亭送别》。

  • 皎然

    【生卒】:720—800?【介绍】:俗姓谢,字清昼,一说法名昼。唐宋人又称皎公、然公、昼公、昼师、霅昼。湖州长城卞山(今浙江长兴)人。自称是谢灵运后裔。皎然于开元末、天宝初曾干谒侯门,应试未第。中年后

  • 旋旋

    ①缓缓。韩偓《有瞩》:“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②逐渐,渐渐。白居易《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歌声怨处微微落,酒气熏时旋旋开。”③迅即,立即。徐夤《曲江宴上呈诸同年》:“天知惜日迟迟暮,

  • 题长安主人壁

    【介绍】:孟浩然作于开元十六年(728)九月,时作者应举不第后滞留长安。诗写作者求仕与归隐的思想矛盾,及羁旅长安,老大无成,穷愁而无人相助的慨叹。该诗情真意切,如怨如诉,只是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

  • 溪临修竹烟色,风落高梧雨声

    【介绍】:严维《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诗句。修竹,挺拔之竹。二句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描写朦胧凄清的秋夜景色,烘托别离气氛和愁绪。笔法上动静结合,语言洗练流畅,风格深婉秀丽。

  • 璇玑

    北斗的前四星,也叫魁。亦代称北斗星。李白《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篆临别留赠》:“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

  • 密尔

    见“密迩”。

  • 康玄辩

    【生卒】:?—72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通理。籍贯不详。玄宗开元年间任泸州刺史。开元十二年(724)卒。著有《康玄辩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 嵩山

    属伏牛山脉,其主体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东西绵延60余公里。古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称岳山,东周始定为中岳。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