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吕温作。长安秋夜砧声处处,诗人由砧声繁密,想到富家罗纨之多,进而思及天下无数饥寒百姓,不禁怅恨。诗作批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感情深沉,角度独特。
【介绍】:见郑准。
指汉郑当时。郑当时以好宾客而著称。杜甫《答郑十七郎一绝》:“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参见“郑驿”。
【介绍】:大历间在世,与耿?等人来往联唱。《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诗1首。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二年(759)三月。诗写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惨剧,而这“别”,又是新妇送新郎应征去前线,可谓生离死别。全诗都作新妇语气,全是新妇的惜别劝勉之词,悲怨而沉痛,塑造了一个善良
【介绍】:唐代高僧。一称岑和尚。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八年(834)前,曾为池州南泉寺普愿大师弟子。离普愿后,至长沙随情说法,时称长沙和尚。咸通中,恒通至明州以前,曾以弟子礼事之。卒于咸通中,谥招贤大
指思念或拜访友人。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寄赠十韵》:“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参见“雪舟相访”。
晋杜预于古孟津(唐属孟州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州西)所建的跨河浮桥。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介绍】:韩愈作于贞元二十年(804)被贬阳山(今属广东)令时。龙宫滩,即在阳山境内。诗写羁旅乡思。前四写龙宫滩浩浩汤汤,滩声抑扬,激流惊浪,全是从残宵梦醒后听出,倒转有力。“梦觉”点明客宿,孤灯、宵
【生卒】:650—693后【介绍】:唐代诗人。排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高宗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永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