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望岳

望岳

五言古诗。唐杜甫作。此为杜甫初游齐鲁时所作。杜甫初游齐鲁,旧说谓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后,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谓在二十四年(736)到二十八年(740)。实际上,确切时间当在二十七年(739),此诗当作于该年。诗以“望”字统摄全篇,绘写泰山高远神秀气象,抒写望岳感受和企望登岳的豪情,表现出诗人奋发向上的襟怀和远大抱负。清浦起龙以为:“公集当以是为首。”“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卷一)起首二句紧扣题面,设为问答,写远望中的泰山总貌,表现惊叹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可谓雄阔”(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三、四句写近望中的泰山神秀高崇。二语奇峭,“阴阳割昏晓”之“割”,尤为奇险。五、六句写细望所见和所感,将景物和感受融为一体,表现泰山的激荡襟怀和令人神往。结尾二句写因望岳而产生的登岳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孟子·尽心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而妥帖自然,显示出远大胸襟和不凡气魄。“凌”字雄奇有力;“会当”、“一览”呼应,神采飞动。清仇兆鳌称:“《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杜诗详注》卷一)

猜你喜欢

  •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介绍】:罗隐《西施》诗句。以无可辩驳的推论和强有力的诘问,为“西施亡吴”说翻案,反对传统的“女祸亡国”论。

  • 程紫霄

    【介绍】:五代道士。曾于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入内殿讲论。《全唐诗》存诗1首又1句。

  • 华山女

    【介绍】:韩愈作。此诗作年说法不一。方崧卿云:“当为元和十一、二年间作。”(《韩集举正》)钱仲联据“撞钟吹螺闹宫庭”等语,将此诗系于元和十四年(819),以为此诗之意正在谏迎佛骨事。唐时颇重佛道,以致

  • 郑防

    【介绍】:见郑昉。

  • 长安春望

    【介绍】:卢纶作。春色又绿长安,客居京都的诗人登高望远,感伤时事,怀念故乡之情油然而生,涌上心头。以乐景写心中哀痛,倍增其哀痛,感人至深。

  • 瓦解冰消

    喻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八:“为官治化超先辈,直为无能继后尘。忽然富贵贪财色,瓦解冰消不可陈。”亦作“瓦解冰销”。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瓦解冰销真可耻,凝艳妖芳安足恃

  • 长乐坡

    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在浐水西岸,又称浐阪。白居易《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终日坡前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 爱死

    惜死,怕死。杜甫《壮游》:“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介绍】:李白作。宋本题注:“再入吴中。”此是李白的政治诗,抨击时事,大胆激越,对贤士被谗见害、小人春风得意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对自己“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的冷落遭遇,愤愤不平。并

  • 员南溟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时人。大历八年(773)与陆贽等同年进士及第。《文苑英华》录其省试时所作《禁中春松诗》,“全节长依地,凌云欲致身”二句,立意颇高。《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