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栖筠

李栖筠

【生卒】:719—776

【介绍】:

初名卓,字贞一,行十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天宝七载(748)进士,历安西节度使判官、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等。卒谥文献。其诗文著名当时权德舆为其文集写序,极称赞之能事,可见声名之盛。惜诗文早佚。《新唐书》有传。《全唐诗》仅存诗2首。

【生卒】:719—776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贞一。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行五。玄宗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调缑氏县主簿。十三载,受辟为封常清安西节度使府判官,与岑参同在安西幕中。常清被召回京,表栖筠摄监察御史,为行军司马。安史乱起,肃宗驻灵武,栖筠选精兵七千赴难,擢殿中侍御史。至德二载(757),李岘为御史大夫,按察陷贼群臣,以栖筠为详理判官;转吏部员外郎,因判析有条理,迁山南防御观察使。后历仕给事中、工部侍郎。遭元载忌,出为常州刺史,以治绩著明,封赞皇县子。大历三年(768),迁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西团练观察使。六年(771),加御史大夫衔。李栖筠在苏州日有重望,幕府才彦盛集,如许鸿谦、裴胄、崔造,皆得荐引。七年(772)入京,任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十一年(776)二月病卒,赠司徒,谥文献。栖筠有文名,权德舆《李栖筠文集序》盛称其文如“昆丘玄圃,积玉相照,景山邓林,凡木不植”,评论他的诗文风格“大凡出于《诗》之无邪,《易》之贞厉,《春秋》之褒贬,且以闳侈钜衍为曼辞,丽句可喜非法言,故公之文,简实而粹精,朗拔而章明”。然《新唐书·艺文志》未著录《李栖筠文集》,谅早散佚。《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唐权德舆《唐御史大夫赠司徒赞皇文献公李栖筠文集序》、《新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赠柳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既是咏柳,又是喻人。前四句描写柳树参差掩映、风流婀娜的风姿,生动具体;后四句从柳色连绵不断中传出依依相送的神态,从春柳飞花似雪中透出诗人痛惜芳华消逝的言外之意。柳树的风姿实则就

  • 王孟

    王维、孟浩然的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它和以高適、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同为这一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从太宗“贞观之治”到玄宗“开元盛世”,唐王朝蒸蒸日上,国力强盛。此时文士漫游之风大盛,写

  • 挑凌

    调逗;欺凌。元结《演兴四首·讼木魅》:“尚畏乎众善之未茂兮,为众恶之所挑凌。”

  • 李直方

    【介绍】:唐代文学家。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生卒年不详。唐宗室子弟。贞元元年(785)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十一年(795),为监察御史。历左司员外郎。二十一年(805),自韶州刺史移赣州刺

  • 负持

    守护。张鷟《游仙窟诗·赠崔十孃》:“只可徜徉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

  • 高古奥逸主

    指唐代孟云卿。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以孟云卿为“高古奥逸主”,以韦应物为“上入室”,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贞为“入室”,贾驰、李观、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为“升堂”,陈润、韦楚老为“及门

  • 平子四愁

    张衡为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四愁诗》表达了对弊政的忧患和郁郁不得志的愁绪。后因以喻指愁思诗作。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 樊冕

    【介绍】:见樊晃。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介绍】:李白《蜀道难》诗句。是描写蜀道艰险的名句。难于上青天,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 信人

    信奉佛教的人。亦泛指信奉佛道者。谢勮《游烂柯山》:“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