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南朝梁陶弘景。史称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无烦舛,有亦辄觉,年八十五而卒,谥贞白先生。事迹见《梁书·陶弘景传》。储嗣宗《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若逢茅氏传消
指语言文字的声韵格律。亦特指诗词格律。王周《自喻》:“七岁辨声律,勤苦会诗赋。”
【介绍】: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元和二年(807)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任校书郎、蓝田尉、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子左庶子等职。后分司东都,与白居易同官。《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张籍《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诗句。白二十二,即白居易。时任苏州刺史。阊门,指苏州城西门。茂苑,苏州的别称,因唐置县时取长洲苑为名,而晋左思《吴都赋》有“佩长洲之茂苑”句,故有此别称。这一联诗声
诗学术语。指以《诗经》为代表的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孙季良(即孙翌)《正声集》三卷(已佚),此书当编成于开元时期。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说:“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正声何微
《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本谓驾战车进击时,下车整理马脖子上的皮带。后多用为形容作战从容镇静之典。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今安徽省当涂县东梁山与西梁山之合称。二山隔江对峙,相望如门,故谓之天门山。此地形势险要,江流汹涌。李白《望天门山》诗即指此。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还丹歌》1首。
【介绍】: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沈既济祖。初唐在世。曾任秘书郎、泉州司户参军。有《沈齐家集》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有著录。作品已佚。事迹见唐杜牧《唐故尚书吏部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意谓名誉是天下的共有之物,不可多取。后多用以指要淡泊名利。白居易《感兴二首》之一:“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