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提要

杜诗提要

清吴瞻泰撰。凡十四卷。是书为一杜诗注评选本,共选诗477首,始名《杜诗则》,后改今名。其于杜诗记事纂言,循法析理予以提要,故以评论为主,以注释为辅,大指在示学者即法以通其意,吴氏主张“评诗以论法为归”,“意至而法无不密”,故“特抉剔其章法、句法、字法,使学者执要以求,以与史法相证,则有从入之门。”重在点示诗之要领。其注释博采宋元以来各家之说,而以钱笺为多。“其隐晦者笺之,讹误者析之,止求达意而止,弗敢博取以为辨。”故其笺注评论均极简略扼要,不赘肤赞美,亦少穿穴附会刻意求新之失,平易简当,颇便初学。此书最早刻本为康熙末年之山雨楼刻本,后又多次刻印,可见是书影响之大。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康熙间罗挺山雨楼刊本影印,收入《杜诗丛刊》,而误署为“清乾隆间罗挺刊”。

猜你喜欢

  • 语不惊人

    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之处。语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崔恭

    【介绍】: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元和时曾任司勋郎中、汾州刺史、河东节度副使等职。信佛,自称与梁肃同师天台大师元浩。《全唐诗》存诗1首。

  • 穿针

    古代妇女于七月七日登楼穿针乞巧。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也。”后因以“穿针”为咏七夕之典。李群玉《秋登涔阳城》之二:“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 烟波客

    泛舟江湖的隐逸之士。指张志和。张志和辞官后归隐江湖,自号“烟波钓徒”。见《新唐书·张志和传》。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七十一:“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 圆凿方枘

    将方形榫纳于圆形孔中。比喻龃龉不合。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五:“圆凿而方枘,悲哉空尔为。”

  • 李翰

    【生卒】:约719—781后【介绍】:唐代散文家。一说字子羽。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华宗子。约开元二十五年(737)进士及第。天宝中释褐卫县尉,一说上元中,误。安史之乱中曾与张巡一道守卫睢阳。后上

  • 听冰狐

    《太平御览》卷九〇九引晋伏滔《北征记》:“河冰厚数尺,冰始合,车马未过,须狐先行。此物善听,水无声,乃过。”后因以“听冰狐”喻指人心惶恐,疑虑不安。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

  • 韩湘子

    【介绍】:见韩湘。

  •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

    【介绍】:刘禹锡作。时当元和九年(814),刘禹锡将去朗州。诗前有引,备言作诗之由与鸿举法师学诗之经过。诗从游寺着笔,中间四句描写寺院之清幽,末尾二句想象别后之相思。全诗以写景起,以言情收,情景交融,

  • 楚材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因用作称美人才之典。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孟浩然《宴张记室宅》:“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