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基著。中华书局1987年10月出版。此书收录作者有关杜甫和杜诗的论文103篇,可分两辑,第一辑收论文7篇,如《杜甫与裴虬》、《杜甫与崔瓘》、《关于杜甫的世系问题》、《关于杜甫的卒年卒地问题》、《关
无可奈何。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
谓科举未及第。徐夤《月》:“郤诜树老尧蓂换,惆怅今年似去年。”参阅“郤诜丹桂”。
世代居住本地的人。亦指居住同一地区的人。马总《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刘明华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13.2万字。前有曹慕樊序。全书共分十章,从对仗、互文、用典、拟人、夸张、对比、句法、构词、叠字等多角度、多侧面地探讨了杜诗修辞艺术。作者把方法论和认识论、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时,任户部侍郎。景龙三年(709),曾从中宗九日登高,应制赋诗。《全唐诗》录存其《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诗一首。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
全身,保全生命。王建《送唐大夫罢节归山》:“年少平戎老学仙,表求骸骨乞生全。”韩愈《武关西逢配流吐藩》:“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介绍】:杨牢《赠舍弟》诗颔联。二句抒发思乡之情。出句谓故乡遥远,千里暌隔,为客之悲,难以尽言。对句谓思乡情切,无处可诉,两行清泪,聊以自慰。二句情词缱绻,诗思沉郁,自是佳句。
杨海波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18万字。全书共十五章:一、李白的主导思想;二、李白的忧患意识;三、李白的哲学观;四、李白的伦理观;五、李白的宗教观;六、李白的人生观;七、李白的价值观;八、李
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争执不下,事态扩大,吴遂伐楚,攻取楚国两个城邑。后因以“争桑”谓边境不宁。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风能行偃草,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