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游北山赋

游北山赋

王绩作。王绩现存赋四篇,以此篇最能代表其创作的风格,并反映当时文风的变化。此赋作于晚年隐居故乡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时。北山指其故居北面之山。赋从天道悠远,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入手,指出帝王将相等虽然享尽荣华,也不过“殷忧一世,零落千秋”,“兢兢业业,长惧长忧”;接着便慨叹长生之难求,著述之无益;最后肯定了只有终老林泉,优游自然,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此赋作于贞观大治之时,所以赋中慨叹其兄王通未能赶上这“天下文明”的时代。作者此时隐居,未必就是与当朝对抗,只不过因为他已饱经沧桑、看破尘世的冷漠与悲怆而已。此赋以善于描摹景物见长,不用许多词藻就能把故居一带的山川丘壑、烟树风萝写得境界全出,读之历历如在目前。虽然是骈赋,但因为作者特别注重作品内在精神情感的流动与联贯,并不刻意求工,所以读来但觉其自然流出,由此可见,作者是在力图洗尽齐梁以来骈赋的脂粉铅华,而代之以一种自然淡雅的风格。它不仅在骈赋中属上乘之作,在当时且有一新时人耳目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得也磨

    会吗,行吗。“也”,语气助词。“磨”,句末疑问语气词。王梵志《借物莫交索》:“损失求高价,求嗔得也磨?”又《偷盗须无命》:“将他物己用,思量得也磨?”亦作“得也无”。徐光溥《同刘侍郎咏笋》:“出来似有

  • 弥天子

    《晋书·习凿齿传》:“〔释道安〕自北至荆州,与习凿齿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后因以“弥天子”美称僧人。杨衡《宿陟岵寺云律师院》:“中有弥天子,燃灯坐虚室。”亦省作“弥天”

  • 李揆

    【生卒】:711—78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瑞卿。郑州(今属河南)人。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进士及第,授陈留尉,献书阙下,召试中书,调右拾遗。历仕右补阙、起居郎、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至

  • 狐狸

    汉代东部督邮侯文有语以豺狼喻指地方上的首恶,狐狸指其次。东汉御史张纲曾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见《汉书·孙宝传》和《后汉书·张纲传》。后因以“狐狸”喻指奸佞狡猾的坏人。杜甫《久客》:“狐狸何足道,

  • 朝衡

    【生卒】:698—770【介绍】:唐代来华之日本诗人。朝,一作晁。日本国平城京(今奈良)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入唐后易汉名为朝衡。玄宗开元五年(717),入选为遣唐留学生,随遣唐使团来长安,学于国子监太

  • 袁晖

    【介绍】:唐代诗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睿宗景云二年(711),登文以经国科。玄宗先天二年(713),吏部尚书魏知古荐为左补阙。开元初,任邢州司户参军,马怀素奏请召入校正群籍。后历河南

  • 何仙姑

    【介绍】:传说中八仙之一。或谓广州增城人,约当唐高宗至玄宗时。或谓北宋时永州人。亦称何二娘、何氏女、何仙。异说颇多,当为传说附会。《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诗5首又2句,当出宋以后人伪托。

  • 仲容

    指晋代阮咸。阮咸,字仲容,为人任达不拘,与其叔父阮籍同为“竹林七贤”。事见《晋书·阮咸传》。后因以“仲容”为称美侄子之典。杜甫《示侄佐》:“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亦为世外高士的代称。杨嗣复《题李处

  • 刘子翼集

    文集。唐刘子翼撰。《旧唐书·刘祎之传》附《刘子翼传》谓有集二十卷,但同书《经籍志下》作《刘子翼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二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久已亡佚。《全唐诗补编》存诗二首。

  • 杜律测旨

    明赵大纲撰。凡二卷。是书只收杜甫七言律诗150首,其注文不注典故出处,只简释其意,两句一解,简洁明白,所谓“测其旨意之大略如此”,且多从“裨补风化”出发,强调杜诗的“忠君爱国”“有裨世教”。颇多说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