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瀛奎律髓

瀛奎律髓

选集评本。元方回选编。四十九卷。是书专选唐宋二代五七言近体,故名“律髓”。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义,故曰“瀛奎”。共选三百八十五家,诗三千零十四首,其中重出二十二首,实为二千九百九十二首,为唐宋律诗的大型选本。全书分类编排,析为四十九类,类各一卷,前有小序说明此类诗的性质和特点。每类之中以时代先后序次作者。有评注、圈点。选诗倡“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在文学史上有过较大影响。选诗标准以生硬为健笔,以粗豪为老境,以炼字为句眼,从总体上体现了江西诗派的诗学观点。是书将选诗和评诗结合起来,使诗选和诗话融为一体,有关遗闻轶事,往往见于注释之中,厉鹗作《宋诗纪事》所采最多。方回生于南宋后期四灵、江湖派诗格日就卑弱时,欲重振江西诗派,且能探源于唐,以补救江西派末流只知道黄庭坚的隘陋。其选诗评诗的宗旨,一本于此。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当时即已刊行。通行刊本,一为清康熙间石门吴之振刊本,旁有圈点,并录明成化刻本的龙遵序,述传授源流甚详;一为稍前于吴本的苏州陈士泰刊本,删去圈点,并注中“所圈是句中眼”等句删去,以龙序言及圈点,亦并删之以灭迹。清代诗坛上出现了对唐诗、宋诗的激烈门户之争,此书遂成为集矢之的。冯舒、冯班兄弟宗尚晚唐,对此则诋之;吴之振、查慎行推崇宋诗,对方氏又极口称赞。是非各因所尚,但也说明它的影响之广。乾隆间纪昀评点本名《瀛奎律髓刊误》,较能持平,有嘉庆中李光垣刻本及光绪重刊本。今又有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本,一九八六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卢献卿

    【介绍】:唐代辞赋家。一作卢献。字著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卒年不详。大中中举进士,词藻受同辈推重,但累试不第。后南游衡湘,病死于郴州。李商隐、皮日休有诗悼之。工赋,著《愍征赋》数千言(《新唐

  • 褚藏言

    【介绍】:唐代编纂家。自称西江逸民。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时人。集窦常、牟、群、庠、巩弟兄五人诗为五卷,各撰小传一篇,名《窦氏联珠集》,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今传。事迹见其所著《窦常传》、《窦牟

  • 豆卢田

    【介绍】:见豆卢回。

  • 张友正

    【介绍】:唐末人,余不详。《全唐诗》存诗2首。

  • 郭隗金

    战国燕昭王为招纳贤才,筑黄金台千金礼聘贤士郭隗,于是天下贤能如乐毅、邹衍者纷纷前往。事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因以“郭隗金”为以重金礼聘贤士之典。吴仁璧《投谢钱武肃》:“东门上相好知音,数尽台前郭隗

  •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介绍】:孙逖《宿云门寺阁》诗三、四句。二句写高阁夕景,千嶂、五湖,极写凭窗远眺所见,景象壮阔,情兴高逸。黄生曰:“写景欲阔大,初唐景语无出三、四二句之上。”(《唐诗摘抄》)

  • 喻蜀书

    指汉代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汉唐蒙通夜郎,征巴蜀吏卒,并以军法诛其首领,巴蜀大恐慌。汉武帝为安抚百姓,派蜀人司马相如前往,相如作《喻巴蜀檄》,宣示唐蒙之举非朝廷之义,蜀中遂安。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壁驳

    象声词。卢延让《冬夜》:“树上咨诹批鸟,窗间壁驳叩头虫。”

  • 忘昧

    形容为美妙音乐所陶醉。语出《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窦庠《奉和王侍郎春日观乐之什》:“曲里三仙会,风前百啭春。欲知忘味处,共仰在齐人。”

  • 何仲谊

    【介绍】:见何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