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755)冬发动叛乱,攻占了东都洛阳,次年正月称帝,大封伪官。此诗以游仙诗的形式,描写了安禄山叛军屠杀洛阳军民的惨状及大封伪官的情景。此诗当作于至德元载洛阳陷落之后
明郝敬编撰。郝敬(1558~1639),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晚年辞官归乡,闭门著书。此书有明天启六年(1626)山草堂刻本,二卷,前有作者《题辞》一篇,以诗
【介绍】:张籍作。蕃,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在今西藏地。当时唐蕃之间,时有战争。作者的老友在战争中陷没吐蕃,生死不明,就写了这首诗深切怀念他。首联叙事,颔联写不知故人消息,颈联用一组特写镜
【介绍】: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句。“竹径”,一作“曲径”,一作“一径”。禅房,为僧人住房。二句极写僧居的幽静,层层深入,曲折回环,富有禅趣。欧阳修“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
【生卒】:813—858【介绍】:唐代诗人。字义山。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从祖父起迁居荥阳(今属河南)。早年在玉阳山(今河南济源西)学道,山有玉溪,因号玉谿生。又曾住樊南(长安樊川以南),别号樊
即夏禹。岑参《石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及。”
【介绍】:李白作于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途中。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东部和湖北西部交界处。此诗写在三峡流放途中的悲怆情感。前四句写峡中逆水而上的艰难行程,如登巫山而上青天。后四句化
【介绍】:刘禹锡作。白居易原诗《杏园花下赠刘郎中》有“自别花来多少事,东风二十四回春”句,以刘禹锡元和元年(806)被贬至大和三年(829)为二十四年,诗即其时作。本年禹锡入长安未久,居易亦官刑部侍郎
指禹受舜禅而建立的夏王朝。称夏后氏,亦省称“夏后”、“夏氏”。亦代称夏禹。李商隐《九成宫》:“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犹白眉。用以称美贤德之人。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眼青宾礼重,眉白众情高。”参见“白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