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虞翻

虞翻

①三国吴会稽余姚人,字仲翔。虞翻少有高才,年十二,有人来访其兄而没过问自己,于是写信批评那人,由此名声远扬。见《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后因以“虞翻”称美年少而聪慧有才者。韩愈《赠刘师服》:“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余。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②虞翻为吴骑都尉,耿直而不媚上,被贬斥交州。自谓因为“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老死海边。见《三国志·吴志·虞翻传》注引《虞翻别传》。后因以“虞翻”代指忠直而遭贬弃者。李白《赠易秀才》:“地远虞翻老,秋深宋玉悲。”韩愈《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

猜你喜欢

  • 古离别

    【介绍】:①(全)顾况作。古离别,乐府曲名,属《杂曲歌辞》,大多描写男女离别之苦。顾况此诗却只借仙女麻姑有婚嫁而无离别的神话故事,说明人间不同于仙界,具有生离死别的不幸遭遇。构思别致,造语奇绝。正如唐

  • 焦桐

    见“焦尾”。

  • 蜀门

    山名,即剑门山。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山势险峻,自古为军事重地。杜甫《木皮岭》:“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 沉吟

    思量,斟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唐王勃作。滕王阁在洪州(治今江西南昌。时为大都督府),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建。别序是送别时所作的序文。本文写作时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谓作于龙朔三年(663),近人谓作于上元二年(67

  • 好手

    ①精于某种技艺的人。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②好手段,好本事。拾得《诗》之二十六:“不顾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 张曲江体

    诗歌风格。开元诗人张九龄,韶州曲江人,封曲江男,倡导“兴寄”,标举“风骨”,所作含蓄蕴藉,情致深婉,呈现出独特风貌,开盛唐诗风之先声。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称之为“张曲江体”。

  • 叶道元

    【介绍】:见叶法善。

  • 颜郎

    汉人颜驷历仕文、景、武三朝,到武帝时已是白发苍苍,但仍然为郎官。武帝问其故,颜驷说:“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见《文

  • 在狱咏蝉并序

    【介绍】:骆宾王作。仪凤三年(678)冬,骆宾王由长安主簿改授侍御史,数上书言事,得罪武后,被诬下狱。第二年六月,改元调露,大赦天下。时高宗、武后在东都洛阳,诏书到达长安并传之狱中,当有一段时间。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