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

【介绍】:

姚合《过杜氏江亭》诗句。上句写野色广阔无边,连山也吞尽,一个“吞”字,代静为动,平添意趣;下句写江上烟雾笼罩,愈衬出江水横流,是以静衬动。诗句描写春日山水,动静相生,可见诗人炼字之精心。

猜你喜欢

  • 想得

    【介绍】:又题《再青春》。韩偓作。春色烂漫的寒食之夜,诗人徘徊在庭院当中,追忆起过去一段情事。自然朴素的语言,将恋人那种羞涩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形象极为动人。

  • 锦步障

    遮蔽风尘或视线的锦制屏幕。晋王恺与石崇比富,王恺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李商隐《代赠》:“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 偶然

    ①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杜甫《剑门》:“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②间或;有时候。王维《终南别业》:“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慕幽《灯》:“忽尔思多穿壁处,偶然心尽断缨时。”③谓不经意;不认真

  • 先汪

    【介绍】:合江(今属四川)人,贞元间举孝廉。他事未详。《全唐诗》有诗1首。

  •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介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句。东汉严光,字子陵,少与汉光武刘秀同学。及刘秀即位,召严光入朝,光见帝长揖不拜,行平交之礼,不受官职,后归隐于富春江,见《后汉书·逸民传》。高揖,即长揖不拜。

  • 李观

    【生卒】:766—794。一说759—788,误【介绍】: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元宾。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郡望陇西(治今甘肃陇西南)。排行三十。一说李华从子,误。十岁读书,十六能文,有壮心。十八岁

  • 刘元淑

    【介绍】:唐代文学家。淑,一作叔。生卒年、籍贯不详。天宝以前人,《玉后后集》曾选录其诗。《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初唐诗纪》卷五九。

  • 树人堂读杜诗

    清汪灏撰。见《知本堂读杜诗》。

  • 埋玉树

    晋代庾亮死亡,临下葬时,何充叹惜说:“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后因用“埋玉树”比喻英才早逝。李白《宣城哭蒋征君华》:“敬亭埋玉树,知是蒋征君。”亦省作“埋玉”

  • 骑衡

    比喻做危险的事。衡,一说楼殿周遭的围栏,或说车衡。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