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集古录

集古录

金石志。一名《集古录跋尾》。宋欧阳修撰。原二十卷。嘉祐八年(1063)自序云:“随其所得而录之”,“撮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此书共四百余跋,列自周至宋金石刻。其中卷五以下为唐碑,为研究唐代文学的参考资料。有多种刊本,还收入《四库全书》。其子欧阳棐,别有《集古录目》,缪荃孙辑本仅十卷,刊入《云自在龛丛书》。

猜你喜欢

  • 李大纲

    【介绍】:见李元纮。

  • 潘岳

    晋荥阳人。字安仁。年少即以多才出名,善诗赋,美容止,时人称为“潘郎”,或誉之为“璧人”。曾任河阳、怀县令等官,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事见《晋书·潘岳传》。诗文中多用以代指有才的文士或美貌男子。刘希夷《洛

  • 骑衡

    比喻做危险的事。衡,一说楼殿周遭的围栏,或说车衡。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 玳瑁

    ①一种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色,有黑斑和光泽,豪华而名贵,可做装饰品。李白《去妇词》:“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②指玳瑁甲壳制成的首饰。施肩吾《代征妇怨》:“画裙多泪鸳鸯湿,云鬓慵梳玳瑁垂。”

  • 羽窟

    即羽渊。相传鲧治水不成,舜杀之于羽山,鲧的精魂化为熊,入于羽渊之中。见《左传·昭公七年》。后因以“羽窟”喻指幽禁罪犯之所。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 杜幼公

    即杜延年。韩栩《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官属张廷尉,身随杜幼公。”参见“杜延年”。

  • 朱佐日

    【介绍】:唐代诗人。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两次登制科,历仕监察御史、侍御史。武则天尝吟《登鹳鹊楼》诗,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全唐诗》载此诗为朱斌、王之涣作,重出。事迹

  • 一头

    满头。杜荀鹤《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 高阳池

    池名。在湖北襄阳。本名习家池,晋征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常临此池饮酒,大醉而还,因更名高阳池,取“高阳酒徒”之意。见《晋书·山简传》。后因以“高阳池”、“高阳宴”为咏襄阳宴饮之典,或泛咏饮酒。李峤《酒》

  • 玄览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代宗、德宗时人。大历末住荆州陟屺寺。道高有风韵。寺壁有张璪所画古松,符载作赞,卫象题诗,时称三绝。览悉垩之。曾题诗于竹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欲知吾道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