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07【介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则天之侄。则天临朝,拜夏官尚书,转春官尚书,封梁王。神功元年(697)拜同凤阁鸾台三品。中宗复位,进拜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固辞,进开府仪同三司
①邓魁英、聂石樵选注。该书选录杜诗300余篇,以时间为次,注释详明,而第一条注释,则为该诗之题解,指明诗作年代地点,点明诗之大旨,以及有关问题。其注释多取之前人,择善而从,不做过多之考订,引证翔实赅博
①昏昧不明貌。李世民《饯中书侍郎来济》:“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②繁盛貌。孟郊《献襄阳于大夫》:“物色增暧暧,寒芳更萋萋。”
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并称。二人交谊深厚,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人物,诗歌也各有成就。晚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元和中,后进师匠韩公,文体大变。又柳柳州宗元、李尚书翱、皇甫郎中湜……余座主李公,皆以高文为诸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悟道颂》1首。
指春秋晋介之推。介之推从晋公子重耳出亡,后重耳归国,立为晋文公,遍赏诸从者,惟不及介之推,有人言及此事,晋文公欲赏之,之推与其母逃避山中,隐居不出。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杜甫《壮游》:“子推避赏
指古体诗合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在近体诗定式以前古人作诗是无所谓入律不入律的,唐及唐以后诗人作古体诗,是尽量避免入律的。但也有受近体诗影响作古体诗而兼有近体诗特点的。参见“入律古风”。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见《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介绍】:五代禅僧,嗣云门文偃。住鼎州沧溪。《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介绍】:见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