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高适

高适

【生卒】:700—765,或谓701、702、704、706生

【介绍】:

字达夫,排行三十五,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出仕前,长期居住宋城(今河南商丘),曾游闽粤、长安、荆襄、幽蓟、淮楚、齐鲁等地。天宝三载(744),与李白杜甫游梁宋,共登吹台,为一时之盛事。八载,举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县尉。十一载辞官去长安,秋与杜甫、岑参等同登慈恩寺塔。后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任掌书记。安史乱起,入朝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玄宗奔蜀,适间道追及河池,迁侍御史,随玄宗入蜀,擢谏议大夫。至德元载(756)十二月,出任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遭李辅国谗毁,左迁东都太子府少詹事。乾元二年(759)授彭州刺史,转蜀州刺史,迁剑南西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召还京,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故世称“高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卒,谥曰忠。新、旧《唐书》有传。高适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二人诗风同属悲壮,但高质实,岑奇峭,所谓“岑超高实”,又各具特色。现存诗200余首,《全唐诗》编存4卷。有《高常侍集》行世。

猜你喜欢

  • 犀心

    相传犀角有通天之犀,中间有一孔,上下贯通。李商隐《无题》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句,后遂以“犀心”比喻人与人情义相投、心灵相通。宋吕渭老《早梅芳近》词:“犀心通密语,珠唱翻新调。”

  • 正一先生

    【介绍】:见谭峭。

  • 阵云黯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

    【介绍】:沈彬《入塞二首》其一诗句。诗写战争之后战场上恐怖、阴森之场景:暮色既降,边塞黑暗;晚霞在天,映照伤亡士兵鲜血更加殷红。画面着色浓重,气氛凄惨凝重。

  • 巴江

    水名。源出四川南江县北之大巴山,亦曰南江。武元衡《望夫石》:“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

  • 元思敬

    【介绍】:唐代编选家。名兢,以字行。生卒年、籍贯不详。龙朔元年(661)为周王府参军。总章中,预修《芳林要览》。后贬官蓬州。以十余年时间,撰成《古今诗人秀句》二卷,选两汉至唐上官仪将近四百位诗人的佳句

  • 南行

    【介绍】:罗邺作。写腊月江南景色,了无衰飒凄寒之象,江暖鸟飞,依然生机盎然。“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诗人亦陶醉于如画江南风景之中。

  • 子灵赋

    辞赋。作者佚名。唐人诗文集未载。见敦煌遗书P2621。赋内五言句云:“日里赐朝阳,禽声向夜啼。上林多诗树,不借一枝栖。”显然是模仿初唐李义府诗“日里扬朝采,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由此推

  • 江淹梦

    江淹年轻时曾经梦见有老人送给他五色之笔,自后文思勃发,诗赋精佳,后来又梦见老人索去五色笔,自此文章平庸而不可观,人谓“江郎才尽”。事见《南史·江淹传》。后因以“江淹梦”称美人富于文彩。方干《再题路支使

  • 韦膺

    【介绍】:一作韦庸。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成间,自郢州刺史改泉州刺史。会昌中为温州刺史,官至鸿胪少卿。《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1首。

  • 五盘岭

    在四川省广元市东北七盘岭上。为广元市与陕西宁强县分界处,自古是秦、蜀分界处。岭上石磴盘折,故名。登上五盘岭,秦川蜀地可尽收眼底。岑参《早上五盘岭》,即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