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围攻使馆

围攻使馆

义和团运动中攻打各国驻华使馆的事件。1900年5月下旬(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下旬)八国联军先遣队以护卫使馆为名进入北京后,各国公使就蓄意挑衅,侮辱中国官员,干涉京城警卫事宜,逼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派联军在使馆区备战、巡逻,任意枪杀中国官民计百余人。6月19日(五月二十三日)清政府得知大沽炮台失守消息后,照会各国公使于二十四小时内离京赴津。次日德国公使克林德赴总署质问,途中开枪射击清神机营章京恩海不中,被恩海开枪击毙。联军四出寻衅,慈禧太后下令攻打东交民巷使馆区。21日(五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对外宣战,最初四、五天,慈禧太后全力支持义和团和清军围攻使馆,清军和义和团攻占和焚烧了比、奥、荷、意四国使馆和华俄道胜银行,联军退守英、美、俄、法、德等国使馆。此后以至北京失守,慈禧太后支持荣禄等主和派对使馆明攻暗保,以为向列强求和的“余地”。荣禄以前方吃紧为由调走义和团,又阻挠董福祥甘军行动,增派武卫中军控制局面,向使馆暗送秋波, 要求谅解,送去面粉、蔬菜、水和瓜果。攻打使馆五十六天,毙伤联军和使馆人员共一百九十五人,但团民和清军伤亡更大。慈禧太后等为了废帝立储、保持权位,利用爱国军民的义愤,违背外交惯例攻打使馆,转移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方向,大批军民因此不能开赴抗击联军前线,而又给联军入侵造成口实。

猜你喜欢

  • 北周

    朝代名,北朝之一。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7年),宇文泰子宇文觉废拓跋廓自称皇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定都长安。北周的疆域,灭北齐前,东以今白云鄂博、包头、河曲、洛阳一线为界,与北齐相邻,西至今新疆

  • 昆阳之战

    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地皇三年(公元22年),新市、平林和舂陵兵会合后,众达十万,遂立刘玄为帝,主力围宛城(今河南南阳),另派王凤、刘秀、王常等分兵攻取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

  • 襄郢民兵

    南宋末年抗元义军。咸淳(公元1265年—1274年)时,元军围困襄樊(今属湖北)二城达五年,陆地修筑白河、鹿门、万山等营寨,水道设木栅铁索以拦截船只人等出入。二城粮援不继。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督师赴援,

  • 九公封建

    蒙古骑兵大举南下,金军望风溃散,城邑不守。北方一些土豪和金之遗民纷纷结堡建寨, 自立名号,守土抗蒙。金朝自身既无力抗御蒙古,又不能制驭这些武装,遂封以公侯以羁糜之,使为藩篱。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

  • 理藩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理藩院为理藩部,职掌为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减去原掌管的一部分外交事务(划归外务部),内部组织仍旧。主管设尚书、侍郎,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

  • 省长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省的行政长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于7月6日将巡按使改为省长,巡按使署改称省长公署。省长总理全省政务,偏重民政,由中央任命。军政长官则称督军、督理。1924年12月11日临

  • 马江之战

    见“马尾海战”。

  • 好水川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宋探知西夏元昊谋发兵攻渭州(今甘肃平凉),直逼怀远城。主持泾原路军事的韩琦乃在镇戎军(今宁夏固原)集合军队数万,命大将任福指挥出击。西夏军佯败撤退

  • 太原、平阳战役

    蒙古灭金重要战役之一。兴定元年(公元1217年)八月,成吉思汗命木华黎率蒙古骑兵及契丹、乣、汉等降军南下攻金,迅速占领河北、山东许多州县。次年八月攻入河东。九月,进围太原(今山西太原),金守将乌古论德

  • 侨置郡县

    从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中原地区有八十万人南迁。南迁人口,多以宗族或乡里关系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时称之为“侨人”。东晋朝廷为控制侨人,维护南迁的世族地主利益,遂在侨人居住集中地区设置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