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

亦称“大赔款”,简称“庚款”。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各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定,故名。在“议和”中,列强为了勒索赔款,组成了英、德、比、荷四国的“赔款委员会”,研究赔款的标准和范围,规定对政府、社团及私人的赔款原则。又由日、美、德、法四国公使组成“资源调查委员会”,利用其在中国海关的人员和金融机构的代表,提供情报,调查中国赔款能力,确定赔款担保。列强经过激烈争夺和讨价还价,满足了各自的要求。《辛丑条约》规定,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赔款四亿五千万两,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起开付,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中国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加上各地方赔款二千万两,赔款总数超过十亿两。但实际支付的数目远不止于此。中国还要支付从190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利息九百万两。这笔利息自次年起三年还清,利息四厘,从而增加支付利息一百万海关两。列强又提出镑亏问题,即赔款补充借债问题,当时金价日涨,银价日落,各国强令中国将赔款改折以金计算,这就大大超过原赔款金额。各国所占份额,德俄两国占总额之半。沙俄占百分之二十九,计一亿三千余万两。巨额赔款全部转嫁到中国人民身上,清政府海关、常关、盐税所入,除支付海关费及驻外使馆经费外,远不足应支数目,于是每年向地方摊派二千五百万两凑足。1909年(宣统元年)美国为了缓和中国人民反帝情绪,议决“退还庚款”来教育中国学生。随后,英、日、德等国也相继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中国系参战国,遂停止了对战败的德、奥两国的赔款。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于1919年亦宣布放弃对俄赔款。到1938年止,帝国主义从庚子赔款中勒索了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余两,折合银元约十亿元。

猜你喜欢

  • 鲧禹治水

    我国古代的治水传说。相传尧舜在位时,洪水为患,漫山遍野,民众忧苦。尧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征求治水人选,四岳举荐鲧。尧开始反对,后来答应让他试试。鲧采取堵塞的办法防止水患,结果治水九年,越治越糟,因此被舜

  • 宋申锡案

    唐文宗本想用宋申锡诛灭宦官,结果宋申锡反被宦官诬陷一案。文宗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李宗闵推荐牛僧孺共同为相,牛党掌权,依附于宦官, 排挤李党,文宗乃选用宋申锡为相,密谋诛灭宦官。大和五年,宋申锡引吏

  •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9年,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所建。王审知祖、父两代,世为农民。黄巢大起义爆发后,随其兄王潮参加王绪起义军。不久,王绪一军归附秦宗权,旋又为秦宗权所攻,遂南渡长江,转入福建。后王潮

  • 鞍之战

    春秋时期晋齐间的一场战争。泌之战后,晋霸权中衰,原与晋同盟的齐国渐对晋产生轻视态度。齐顷公时,晋使郤克召齐参加盟会,齐顷公竟无礼于郤克。之后,齐一面和楚结好,一面对与晋结盟的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

  • 秦灭六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灭六国的事件。秦王嬴政亲理政务后,任用李斯等人为辅佐,继续实行秦昭王以来的远交近攻政策,派间谍用金玉贿赂六国权臣,使良将随其后,发动对六国的军事进攻。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

  • 阴山之战

    唐灭东突厥的一次决定性战役。隋末唐初,东突厥势力日盛。贞观年间,随着中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积极防御战略。当时,东突厥内部矛盾激化,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铁勒诸部相率起义于大漠之北,

  • 广东红巾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1854年7月5日(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南海县佛山镇竖旗起义。李文茂、陈显良等在广州北郊佛岭寺起义响应。义军蓄发易服, 头裹红巾,世称

  • 卿事寮

    西周中央政权两大官署之一。其长官称卿事,亦作卿士。殷墟甲骨文已有“卿史”,即卿事,但其具体职掌不明。周代卿士多由太师或太保兼任,管理一切军政事务和四方诸侯事务,周初铜器《令彝》铭文“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

  • 宋教仁之死

    亦称宋教仁案或简称宋案。宋教仁字遯初,又作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同盟会的重要成员。中华民国成立后,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争取国会多数席位,组织政党内阁。19

  • 项羽分封

    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西上,破函谷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梁、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然后分封诸侯王。项羽共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主要包括四部分人。一是农民军将领,共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