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

又称护国战争。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夺胜利果实,继孙中山之后当上临时大总统,开始逐步建立独裁统治,进而帝制自为,不断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决定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帝制丑剧登场,立即激起全国声势浩大的反袁斗争。孙中山发表宣言,号召人民共同“戮此民贼”,积极发动武装反袁。在进步党梁启超等人的策动下,被袁软禁在京的原云南都督蔡锷潜返昆明,和已到云南的国民党人李烈钧等,联络云南将军唐继尧于1915年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起兵讨袁。蔡锷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李烈钧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进军两广;唐继尧兼任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坐镇云南,护国战争开始。蔡锷率第一军与前来镇压的北洋军激战于四川叙州(今宜宾)、泸州、綦江等地。因帝制已犯众怒,反袁深得人心,在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下,护国军能以寡敌众,节节胜利,影响不断扩大,贵州、广西等省也先后响应讨袁,宣布独立。随着护国战争的进行,各地普遍开展反袁斗争,迅速形成全国反袁高潮。帝国主义列强见袁世凯已成众矢之的,为保持在华既得权益,联合“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帝制自为也使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分崩离析,其亲信段祺瑞、冯国璋等都对帝制持抵制态度。袁世凯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恢复大总统职位。护国军方面认为袁世凯已成民国罪人,坚持要他下台,并联合滇、黔、两广等各省反袁势力,于5月8日在广东肇庆组成军务院,不再承认袁世凯政权。人民群众的斗争更如火如荼,反袁形势继续发展。广东、浙江、福建、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的袁世凯心腹爪牙也相继宣布独立。袁世凯陷入众叛亲离的绝境, 6月6日忧愤而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护国运动虽然粉碎了袁世凯的帝制迷梦,恢复了共和制度,但却没有结束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袁世凯死后,代之而起的是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猜你喜欢

  • 唐统一全国

    唐王朝建立之后,即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世民灭薛仁杲,占领陇西。武德二年,利用李轨集团的内部矛盾, 取河西五郡。武德三年,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宋金刚,恢复了唐在河东的统治。武德

  • 桓温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东晋穆帝时,桓温任荆州(治今湖北江陵)刺史,曾先后三次北伐。第一次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率步骑兵四万余人,攻克上洛(今河南商县),并攻入关中,进驻灞上(今陕西西安

  • 爱国学社

    清末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进步学校。1902年4月(光绪二十八年三月)蔡元培、章炳麟、黄宗仰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进行革命运动。是年夏,上海南洋公学当局压制学生言论自由,激起学潮,二百多名进步学生愤而退学

  • 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采用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大约在七世纪中叶,唐就出现了雕版印的佛像。德宗时有了作为商人纳税凭据用的“印纸”。九世纪初, 已有诗歌的印本。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8年——8

  • 新军

    清末编练的近代化陆军。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深感湘、淮军已不足恃,决定筹练新式军队。1895年 (光绪二十一年)派胡燏棻于天津小站募集五千人,分编为十营,以西法进行训练,称定武军,是为清政府编练新军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交通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反动官僚政客集团,其首领为梁士诒。清朝末年,梁任邮传部铁路局局长,把持交通事业,1908年,以交通款项成立交通银行。辛亥革命后,梁先后在袁世凯政府任总统秘书长及交通、财政总长,积极拥

  • 藏印续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 西夏

    我国古代党项羌拓跋氏所建政权名称。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以党项首领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契丹封之为夏国王。元昊遂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意即“青天子”,建元显道。大庆三年(公元1038

  • 中法北京条约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5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法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签订。共十款。除了承认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