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建国前,由冯云山、洪秀全创立的农民革命组织。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开始与封建仕途决裂。他研读了七年前在广州第二次应试时得到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借取和附会其中某些内容,创立了拜上帝教。其同乡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玗等人成为最早的信从者。1844年4月(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洪秀全偕冯云山离花县家乡出游布道,因收效不大,数月后洪秀全返回家乡,冯云山则进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继续活动。他深入群众, “逾数年,热心传教,成绩极大”, 到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紫荆山区的拜上帝教信徒已发展到二、三千人,正式建立了拜上帝会组织。是年7、8月(六、七月)洪秀全重返广西,进入紫荆山区与冯云山会合,进一步健全和发展组织,积极进行反清起义的准备。他们模仿基督教戒律“摩西十戒”制定“十款天条”作为会规,使会员服从和统一于严格的纪律。拜上帝会组织规模也不断扩大,总会之下设有若干分会,分布在广西桂平、贵县、平南、武宣,象州、博白、陆川等地,甚至远及广东高州、信宜一带。会员主要为贫苦群众,成分以农民居多,其次为矿工、手工业者,此外,也有一些贫穷的农村知识分子和经济富裕但社会地位较低的地主分子参加。拜上帝会的活动首先受到地方地主豪绅势力的敌视,1848年1月(道光二十七年底)桂平劣绅王作新向官府指控冯云山不法,冯被逮捕入狱。由于会众的积极营救,冯云山于次年春获释。在冯云山被押和洪秀全返粤营救期间,杨秀清和肖朝贵先后分别假托天父和天兄下凡附身传言,起了稳定众心、维护组织的作用,但这也成为他们扩大个人权力、提高个人地位的手段。拜上帝会逐步形成了以洪秀全、杨秀清、肖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该组织的活动政治色彩越来越突出,不久就发展到同地主武装的直接冲突。1850年7月(道光三十年六月)随着革命时机的成熟, 拜上帝会会众开始“团营”,向总机关所在地金田村集中,以举行武装起义。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起义正式爆发。

猜你喜欢

  • 法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主要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创始人为春秋晚期郑国子产。《左传》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 “郑人铸刑书”。这是子产担任郑国执政期间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之一。

  •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宗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再逼汴京,钦宗遣使屈膝求和, 金遂

  • 籍田礼

    古代帝王于春耕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诗经·周颂·载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是农夫,播厥百谷。”《诗序》说: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可知籍田礼是为奉祀宗庙,祈求社稷,劝农耕作而举行

  • 藏印续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 大西政权

    明末张献忠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崇祯十六年 (公元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占武昌,杀明宗室贵族,执楚王朱华奎投之江中,进驻楚王府,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为天授府, 设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及总

  •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

  • 景德和议

    景德年间北宋与西夏订立的和议。党项自李继迁以来,与北宋交战二十余年,已感国力不支。宋对辽、夏两面作战,更望早日结束冲突。继迁死前即已嘱其子德明进表附宋。德明即位后,遂改变对宋策略,与宋修好。景德三年(

  • 俄国撤兵条约

    见“交收东三省条约”。

  • 清末编练三十六镇新军计划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巩固其垂危的统治,编练新军成为“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北京设练兵处,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袁世凯为会

  • 政和限田

    宋徽宗政和时的“限田”事件。乾兴限田失败后,土地兼并和隐田逃役的现象更加严重,而宋朝限田政策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徽宗颁发《政和令格》规定:品官之家在规定的占田限额之内,可免差役。又规定,一品限占百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