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辛老屋诗集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部主事。与同县钱载、祝维诰、万光泰、朱沛然等常相切磋、唱和,时称“秀水派”。而以他和钱载成就较高,时号“钱王”。其诗多吟咏景物和酬赠友人之作。在艺术上,他善于汲取前代诸家之长,融会变化,自成一家,受到袁枚、毕沅等的推重。其诗用语清新而警策,感情真挚而含蓄。毕沅序其诗集时称:“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王又曾亦能词,象[酷相思]《饮芙蓉花下作》、[金缕曲]《简惺斋》等都写得颇有风致。著有《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后其子复请钱载阅定此本。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刻于鄢陵官署。十一、十二两卷,则以所作词为附录。皆不及十之四五,而审择未当。其全集六百余首,番予曾点定,则此非又增之全,其诗当不止此。《湖海诗传》选录其诗,如《和循初用章苏州自蒲塘驿驿驾经历山水韵》、《赵仲穆双松水榭》、《张穆画马行》、《凉夜》、《冒雨泛西湖小饮琴鹤楼》,皆此集所未载。其诗大都信笔直书,天骨开张,无绘句絺章之习,无哀感之音,无愤懑之语,虽清老苍秀,尚难与钱载比肩。毕沅谓:“又曾所独到者,则钱载亦当敛手下之。”所称似有过。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刊本。

猜你喜欢

  • 小琅嬛丛记

    二种二卷。清阮福撰。阮福字小芸,江苏仪征人,阮元之子,曾任甘平凉府知府、湖北宜昌府知府。是书二种为《文笔考》、《滇南古金石录》。前者乃阮元官任广东时,以“文笔”策问学海堂诸生,而命阮福先对答,阮福考据

  •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 要雅

    一卷。南朝梁刘杳(487-536)撰,清马国翰辑。刘杳字士深,平原(今属山东)人。初知余姚,累迁步兵校尉、著作郎等,官终尚书左丞。著有《楚辞草木疏》、《高士传》、《东宫新旧记》、《古今四部书目》等书。

  • 伸蒙子

    三卷。唐林慎思撰。林慎思有《儒范》七篇,辞艰理僻,不为时人所知,复研精思,再著一书。书编成,用《易林》卜筮,得《蒙》之《观》卦,有“伸蒙入观”之语,因用为书名。是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设为问答,说明治

  • 尚书纂义

    四卷。清关涵撰。关涵字东皋,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诸生。本书卷首录古序,其次作一“总纲”。卷一是《虞书》、卷二是《夏书》和《商书》,卷三、卷四则是《周书》。关氏在自序中称他采录了宋、元、明的各

  • 中庸私解答问

    一卷。清徐润第(详见《中庸私解》)答,问者署名静生。静生姓张名廷鉴,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嘉庆六年(1801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是书分前解与续解两部分,前解共二十六段,续解共十九段。提问详细,回

  • 全韵诗

    五卷。清高宗乾隆(1711-1799)书,金简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世宗第四子,年号乾隆。1735-1796年在位。乾隆在位六十余年,政绩显赫,尤其是开设博学鸿词科,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

  • 八旗文经

    五十六卷。《附考》三卷。《叙录》一卷。清盛昱主编,杨宗羲续完。盛昱,字伯熙,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光绪进士,官至祭酒。他博学多才,尤精于中外地舆,善考订经史,文誉满天下。著有《郁华阁遗集》、《雪屐寻碑

  • 考古原始

    六卷。清王文清(见《考古略》)撰。明嘉靖年间赵钱曾编撰《古今原始》十四卷。以历代帝王编年纪载,分别记录其事之自始。王文清认为赵釴的《古今原始》自天皇氏至阴康氏荒渺无稽。将此删削,然后依据《圣经》确定为

  • 昆山人物传

    十卷。张大复撰。张大复(生卒年不详)字元长,昆山(今属江苏)人,与归有光(1506-1571)同时。该书原来与《昆山名宦传》合为一编,题为《梅花草堂集》,后又分为两部。此前,方鹏有《昆山人物志》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