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刻拍案惊奇

三刻拍案惊奇

八卷三十回。题“梦觉道人编辑”,复有题“明梦觉道人、西湖浪子辑”者。孙楷第疑作者即著《鸳簪合》传奇的王国柱,又疑明末以医术著名的闽人周学震。北大版该书的校订者张荣起推测为明末清初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陆云龙。大略可知编撰者是晚明时杭州人。该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原书十卷四十回,今存本只有八卷三十回,且十三至十五回有目无文,故实有二十七篇小说。它又名《幻影》,亦名《型世奇观》。题《三刻拍案惊奇》当然借凌濛初之“二拍”以争取读者,不过内容上也有与“二拍”相类似的特点。今见二十七篇小说,所演都是明代故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浙等地的社会状况,人民生活以及地方上的重要传闻等。如第四回、第二十回、第二十六回等篇写商人故事,可见明代商品经济状况的一个侧面。对当时官场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世风的凋敝、人情的险恶等,也多有揭露。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宣扬因果报应等思想也儿乎贯穿于每个故事之中,则是它消极性的一面。该书的另一方面价值,是保存了不少其它小说、戏曲的有关篇目和故事内容,如第七回演述的王翠翘故事,是清康熙间青心才人的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同一题材。这些内容都可作为小说史和戏曲史的研究资料。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末刻本,题《幻影》,内封横署“型世奇观”,只残存一至七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存三十回的明末刻本和据明末刻本的抄本二种,均为小说收藏家马廉(隅卿)原所藏。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荣起整理校订本。

猜你喜欢

  • 圣学大成

    无卷数。清孙钟瑞(生卒年不详)编。钟瑞字子麟,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本书收抄杂录明代理学家曹端、金等八十五人论师道讲学之言论,并将他们分为朱罗学派,陆王学派,其用意本善,欲从中调停两派纷争。然而两派各

  • 春秋左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兰陵(今山东苍山)人,三国时著名学者,王朗子。年十八从宋衷读《太玄》,黄初中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三年(229)拜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

  • 礼白岳记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生平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又名《篷栊夜话》,主要记叙作者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礼神白岳的事情。其实只是一篇记文,中加诗歌相连属。文辞纤巧,乃才士

  • 墙东杂著

    一卷。清王汝骧(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汝骧,字云衢。江苏金坛人。由贡生官通江知县。此编乃所作古文,全集文共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经说,后十五篇皆史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校刻韩诗外传

    十卷。附《补逸》一卷。汉韩婴撰。清赵怀玉校。赵怀玉字亿孙,江苏武进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诏试赐举人,官至山东青州府同知。此书有卢文弨序和赵怀义自序,钱惟善、陈明所作旧序也保留下来。据赵氏自序称

  • 易学讲义

    七卷。明诸大伦撰。大伦字白川,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万历进士。事迹无征,仅据书卷首语定为诸大伦。此书依易经原目分上经、下经、上系、下系、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卷,按节逐句解义,以备科场之用,而非专家

  • 易经说意

    七卷。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艾南英传中。陈际泰本以八股文著名,所以此书就用骈体时文的方法,阐说《易》理,于理有取于先圣,于体

  •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撰。李百川清雍正、乾隆时人,乡贯无考。据作者自序,他家居时“最爱谈鬼”,常约友人共话新奇。后移居乡塾,做过乡村教师。他家原也富有,因代人借债而破产。1753年携家漂泊,在扬州旅邸草创《绿野仙踪

  • 四益诗说

    一卷。近人廖平撰。平有《易说》已著录。廖平论六经,既有纠正谬误、创立新说之功,亦有迂妄牵强之弊,此书亦然。版本有《六绎馆丛书》本。

  • 繁峙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何才价修,杨笃纂。何才价字价人,安徽霍山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繁峙县知县。杨笃详见光绪《山西通志》。其志创于明万历年间知县涂云路,未几版籍散失。康熙初年,知县郭杰尝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