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坡全集

东坡全集

一百一十五卷。宋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进士。除签书凤翔府判官,召直史馆。熙宁间,上书论新法不便,触怒王安石,下御史狱,王安礼救之,遂通判杭州,徙徐州、湖州。元丰间,因以诗诽谤朝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祐中,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后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曾筑“苏公堤”于西湖。召为翰林丞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徽宗立,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后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是宋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散文、诗、词、赋、书法、绘画皆精。其散文豪迈奔放,翻空出奇,流畅自如,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风格。他反对为文而文,主张“有所不能自己而作”;主张辞达,“辞至于太,足矣,不可有以加矣”;主张平淡,“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主张自然,“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作诗如作文,《沧浪诗话》评价说:“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使诗的创作达到了“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得心应手、不名一体的境地。其词豪气四溢,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开豪放一派。其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怀子由》、《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至今为人传诵不衰。苏轼的豪放词风,给后世以极大影响。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直接受其影响,成为“苏辛词派”。而张元干、张孝祥、陈亮等人的词和苏轼亦一脉相承。清代“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也有豪放派性格。苏轼的书法吸取李邕、颜真卿等名家精髓,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浪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善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一生著述颇多,有《东坡词》二卷、《易传》、《书传》、《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苏沈良方》、《渔樵闲话》、《物类相感志》等。《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乃清朝蔡士英据旧刻本重订刊行。前三十二卷为诗、辞及琴操,其中卷三十一、三十二录《和陶诗》一百三十五首。以后各卷分别收入赋、叙、记、传、论、制策、策略、策别、策断、策问、南省说书、奏议、表状、书、尺牍、碑文、墓志铭、行状、祭文、哀词、易解、评史、书后、书事、赞、铭、颂、箴、疏、青词、疏文、祝文、偈、杂文、拟作、志林、外制、内制、春帖子词、致语、口号等各类文字。书首有乾隆帝作《苏轼御书颂论》、《读苏轼范增论》及苏峤序、敕文、凡例等。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另有善本《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目录》七卷《年谱》一卷五十册,乃明刻本,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聊斋志异

    十二卷(或为十六卷、二十四卷)。清蒲松龄(1640-1715)撰。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初文学家。早年热衷功名,十九岁应童子试,得县、府、道三第一,深为当时著

  • 大雅堂摘稿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

  • 新疆外藩纪略

    二卷。旧题椿园氏著。椿园氏清人,生卒年不详。一生四海宦游,生于燕,而官于秦晋齐楚吴越,南及岭表,东越医无闾,渡辽水而游,壮年复西出阳关,逾河源三千余里。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03年)。分上、下两卷

  • 周易参同契释疑

    见《周易参同契发挥》附。

  • 汉易十三家

    二卷。辑佚书,清胡薇元辑。胡薇元著有《霜录亭易说》(其生平事迹参见该条)。此本所辑有韩婴、蔡景君、施仇、孟喜、梁丘贺、古五子、淮南九师、京房、费直、马融、刘表、宋衷、荀爽等十三家《易》义,分为上下二卷

  • 起起穀梁废疾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他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按: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撰《穀梁废疾》,排斥《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撰《起废疾》驳斥何休。廖平撰《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二人的观点加以折衷。他认

  • 燕喜堂帖

    四卷。刻者不知其名。所收只、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书。蔡书五种:一是《北苑十咏》小楷,有苏东坡跋,二是《〈十三行〉跋》,三是《公谨太尉帖》,四是《隐居何事何谋生》诗,五是《会郡司门帖》。蔡书中

  • 读周官录

    一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笙,湖南湘乡人,清末重要的军事家、政治家,也致力经学。除《读周官录》外,另有《读仪礼录》,已著录。《读周官录》自《天官冢宰》“八早官计,以蔽邦

  • 河防要诀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河防要诀》旧钞本,共二卷。首载约言一篇。次论筑堤之法、下埽之工。次考修防器具及应用物品。后则记堵塞河流之法、挑掘镶填事宜。卷末附录测量算法及造水平图样等式。此皆为治防之要务,故一

  • 尔雅说诗

    二十二卷。近人王树楠(1858-1935)撰。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曾任新疆布政使,国史编纂处总纂。作者以前人解诗多以字词名物的训诂为根本,而训释字词又多以《尔雅》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