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田演义

乐田演义

四卷二十回(又有十八回刊本)。清徐震(详见《女才子书》)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后七国志》,叙述战国后期燕齐两国互相攻伐的故事,以燕国的乐毅和齐国的田单为中心,故题《乐田演义》。故事开始于燕哙王禅位于野心家子之,子之登基后施政暴虐,引起齐国来攻。然后写了燕太子平即位为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得乐毅。主体部分是乐毅为昭王出图强之计,隐忍二十八年,乘齐国湣王昏庸、内乱外患之时出兵伐齐复仇,大举获胜。继而写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怀疑乐毅,将其撤换,而田单大摆火牛阵击败燕军。最后以乐毅归赵,修燕赵之好做结。该书在演述这一段历史时,集中描写了乐毅和田单二人。通过燕昭王与乐毅、燕王哙与子之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昏君奸臣误国害民、圣君贤相兴国利民的道理,寄寓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在田单身上,则寄托了不满于清朝统治的汉族知识分子的兴亡之恨和英雄失志感慨。书第十七回写道:“若有贤臣能效力,国家亡了可以兴。”既是总结历史,也是对明亡于清而无人恢复的感慨。总之,该书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内容一般尚符合史实,不涉神魔荒诞,也没有离奇的夸张,和描写孙膑、庞涓斗智的《前七国志》截然不同。全书结构上,也很紧凑完整。但人物性格刻划不够丰满,有时流于直露。该书有啸花轩《前后七国志》合刊本,乾隆四十五年(1780)刊璧园藏板本,上二种皆为四卷二十回,大连图书馆藏。又有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文和堂《前后七国志》合刊本。上二种为四卷十八回,天津图书馆藏。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章阁校注本,题《后七国志》。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后七国志》合刊校注本。

猜你喜欢

  • 黟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吴甸华修,程汝翼、俞正燮纂。吴甸华,江苏沭阳人,赐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1804)来任黟县知县。程汝翼,贡生,黟县教谕。俞正燮,邑人,附监生。黟县志创始于明正德,再修于万历,三修于清

  •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

  • 板桥诗钞

    三卷。《词钞》 一卷。《小唱》 一卷。《题画》 一卷。《家书》 一卷。清郑燮(1693-1765)撰。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江苏兴氏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

  • 西游录地理考证

    一卷。清丁谦撰。丁谦(1843-1919),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二十余年,喜志历史上边疆及外国地理。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此篇据盛如梓删略本,仅转录李光

  • 诗经图史合考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 簠斋金石文考释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陈氏治金石之学,深受阮元影响。他广为收集,精于鉴别,注重铭刻文字,是

  • 于湖集

    四十卷。宋张孝祥(1132-1169)撰。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时,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不久,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请祠。进

  • 雪樵文集

    八卷。明程士鲲(约1658年前后在世)撰。程士鲲,字天修,号雪山樵叟,江西永丰人。生卒年未详。崇祯十六年(1643)副榜。官至江西乐平府(今景德镇)推官。此集杂文二百余篇,所纪物产珍异之类,体或同于稗

  • 明书画史

    三卷。明刘璋撰。刘璋字珪甫,嘉定(今四川乐山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此书名为书画史,实则是明代能书善画人的总汇,收洪武至正德共三百七十余人,后又附五代、宋、金等朝

  •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八卷九十回。明熊大木(详见《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隋末李唐开国一段历史故事,起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止于唐贞观十九年(645)。以秦王李世民(即唐太宗)事为主,故又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