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经提要

书经提要

① 无卷数。明章陬撰。其生卒年不详。陬字仲寅。黄岩(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正统元年(1436)举进士,官应部主事,累典乡会试。景泰间参与修撰宋元史。除《书经提要》外,尚著有诗文集。章陬认为,天文、地理、图书、律吕四者乃释经之本,故其书分为四类,类下又各列细目,且从诸书中采录画图,附于其下,并加以申述。惟是多从旧说,无甚创见。② 十卷。清徐铎(详见《易经提要录》)撰。《书经提要》一书体例亦是不录经文,惟标举经文字句加以论说。一般都是杂采诸家之说而以己意融会贯通之。大抵为推求经文之义。其中亦有沿袭误说及臆断之处。如王心敬《尚书质疑》以为“曰若稽古”为孔子所加,而铎认为其说可从。又如,铎解《大禹谟》,以今《论语》、《孟子》中有“大哉尧之为君”及“大舜有大焉”的话,遂认为舜继尧称为大舜,故禹继舜亦应称大禹。如此之类,皆失考据。

猜你喜欢

  • 松亭行记

    二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撰。康熙二十年(1681)二月,康熙帝奉祖母太皇太后行幸温泉。四月,出喜峰口。高士奇皆扈从。本书即记述沿途山川风景,并附载士奇所作诗文。士奇以喜峰口为古松亭关,故以

  •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

  • 窦氏联珠集

    五卷。唐褚藏言(生卒年不详)辑。褚藏言江西人,事迹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在世。此集收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每人一卷,共一百首。每卷各有小序,详其始末。窦常字中行,官国子祭酒。窦牟字

  • 逸经

    一卷。清吕调阳述。吕调阳,生平事迹、号、籍贯及生卒年不详。这本书收录了《周书》大匡解、皇门解、周祝解、王佩解、作铭解、王会解、文王官人解、谥法解、芮良夫解,凡十篇。录《大戴礼记》夏小正、诸侯衅庙、公冠

  • 冰玉堂缀逸稿

    二卷。《兰舟漫稿》一卷。附《二余词》一卷。明陈如伦(生卒年不详)撰。陈如伦字德宣,号午江,太仓(今江苏苏州市东)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参议。陈如伦以清介著称。本集为其子谦亨等所

  • 三才藻异

    三十三卷。清屠粹忠(生卒年不详)撰。屠粹忠号芝岩,定海(今浙江镇海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此书采取故实可备题咏者,分类标题。其目上万,各以四言二韵概括。其为蒙求之学。然而自序谓历二十四载

  • 耿嵩阳种田法

    一卷。明耿阴楼(?-1638)撰。清道光年间,赵梦龄的《区种五种》刊行时,附有耿阴楼的《国脉民天》的大部分(除掉“区田”部分),题名为《耿嵩阳种田法》。

  • 文选补遗

    四十卷。宋陈仁子(约1279年前后在世)编。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湖南茶陵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后不仕。著有《牧莱脞语》。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谓《文选》不当收《封禅

  • 介轩遗笔

    二卷。清史既济(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史既济字若川,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介轩遗笔》是史既济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随笔记录,多是涉及家世本末和江右近事,也旁及经史,也有部分内容的考证。《四库全书

  • 南村诗集

    四卷。明陶宗仪(1316-?)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