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于肃愍公集

于肃愍公集

八卷。明于谦(1398-1457)撰。于谦为明代诗文作家。字廷益,号节庵。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御史,以才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达十九年之久,饶有政绩。卒谥肃愍,万历中改忠肃。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具有较为通达的诗学观,主张作诗要创造,反对拘泥声律,一味模仿古人的作法。同时也注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人情,事理,情趣这几个方面。他的诗歌,就内容而言,能真切地抒发自己的情怀,也能面对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的疾苦,鞭挞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盘剥。就艺术而言,其诗写得朴素自然,且有韵味。如《村舍桃花》:“野水萦行石径斜,筚门蓬户两三家。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意态自然,俊爽可诵。于谦一生著述甚多,但经祸变之后,多已散佚。传世各本,多为后人辑录,故卷数多寡不一。《四库全书》著录本,是从明天启年间杭州知府孙昌裔辑刻本录出,此即《明史·艺文志》载李宾所编之本。计奏议十卷,分为北伐南征离行三类。后又得于谦诗一卷,杂文一卷,加之孙昌裔辑刻本之奏议十卷,共十二卷。今存《于肃愍公集》八卷,乃嘉靖年间河南大梁书院刻本,其中诗六卷,文二卷。此本有诗文而无奏议。前有监察御史简霄所作序文。版心下方有大梁书院四个字。以此本与四库本对照,二本中诗文次序互异,且此本所载篇计明显多于四库本。如卷一之首的《上元观灯赋》四库本中未载。又如,此本所载祭文有十一首,而四库本中仅有《祭亡妻淑人董氏》一首。其余的《五七祭文》《寒食祭文》《七夕祭文》《祭河神文》《祭虾蟆石文》《祈两丹城文》《祭赵尚书文》《祭土地庙列位神祇文》等十篇,四库本中均未载。这是此本优于他本之处。但因其所作诗文散佚太多,故不能无一遗漏。如《山西通志》中所收《复大同守御疏》《烈石祠祷雨感应碑记》等,此文及四库本均未收。这说明,此本虽较四库本多,然其中仍将其文全数搜集。有嘉靖刻本。

猜你喜欢

  • 九峰精舍辛卯集

    五卷。清王棻辑录。王棻曾主讲浙江黄岩县九峰精舍有年,此书即辑录其辛卯一年中课士之经解文章而成。共十七篇,多为长篇。其内容博赡,不拘汉、宋、元、明解经之说,颇有新意。如罗藻新“太姒为文王继室考”,此说始

  • 庄元仲集

    一卷。清庄亨阳(1686-1746)。亨阳字元仲,号复斋。南靖(今福建省南靖县。一作靖南)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淮徐海道。此集仅有文十二篇,是其官淮徐海道时所上奏的河防条议。其文均为政

  • 汝水巾谱

    一卷。明朱术殉撰。朱术殉,字均焉,自号汝水居士,生卒年不详。朱氏是辽简王植七世孙,曾由辅国中尉换授镇江府通判,后提升为户部主事。其著作有《汝水巾谱》。是书载有古今巾式共三十二图。从华阳巾以下十三种,有

  • 石渠意见

    四卷,拾遗二卷,补缺二卷。明王恕(详见《玩易意见》)撰。考《明史·王恕传》,其初致仕在成化二十二年,孝宗立,复召用,后因与邱浚不合求去,以弘治六年闰五月复致仕,自此家居凡十五年。此书首篇自题为“己未季

  • ■隐集

    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

  • 广虞初新志

    四十卷。清黄承增编辑。黄承增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嘉庆年间在世,安徽歙县人,与《虞初新志》编撰者张潮同乡。自序中说:“邑人张潮所辑《虞初新志》仅就同时诸家手授抄本,搜罗未广。百余年来,前人全集既多刊行,

  • 萧茂挺文集

    一卷。唐萧颖士(717-768)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容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易绍德、王永贞修,封祝唐、黄玉年纂。易绍德,字筱川,湖北汉阳人,监生,光绪十九年(1893)任容县知县,二十二年(1896)卒于任所。王永贞,字固亭,陕西城固县人,举人,光绪二十三年

  • 邵阳县乡土志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