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医局诸科程文格》。
二十卷。清李钟伦(1663-1706)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
十三卷 清孙之騄撰。孙之騄事迹详见《尚书大传》条。是书以沈约新注《竹书纪年》未为详备,因采摭诸书别为之注。然之騄爱博嗜奇,多所征引,而不能考正真伪。沈约注出依托,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诬,太甲杀伊尹之妄。之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宋庚等修,洪宗训等纂。宋庚,江苏溧阳人,进士出身,嘉庆二十二年(1817)任湖口知县。洪宗训,邑人,举人出身。湖口县志,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沈诏创修;崇祯十一年(1638)再
一卷。清曹溶撰。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监察御史。清代官至户部侍郎,出为广东布政使,后左迁山西阳和道。著有《崇祯五十宰相传》等书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三十卷。明陶宗仪(详见《国风尊经》)撰。又称《南村辍耕录》。作者隐居时,常亲自耕作,休息时于树下摘取树叶作笔记,写好贮藏盆中,十年而成此书,故名《辍耕录》。此书内容较庞杂,凡元代社会典章制度、掌故文物
一卷。清卢德仪撰。卢德仪(1820-1865),浙江黄岩人,举人卢埚元孙女,卢肃炡之女,王维龄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六年(1875)刊本。由其子太常寺卿王彦威搜辑而成,书前有张文虎所撰写的传记,孙
十五卷。明沈一贯(1513-1615)编。沈一贯,字肩吾,号蚊门。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沈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又特起教习庶吉士,因检列朝馆课诸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附得宜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