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真县志

仪真县志

二十二卷。清陆师纂修。陆师,字麟度,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康熙四十年进士,授知河南新安县,五十六年补知仪征县,后迁至广西道御使,六十一年卒。著有《巢云书屋》、《采碧山堂》、《玉屏山樵》等集。陆氏莅任后,阅览前志,深感“旧志体例善而事不续,新志件目具而义未精”,于是纂修此志,于康熙五十七年书成付梓。记事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卷前有康熙五十七年自序及常鼐、吴有礼二序、志目、旧志撰人名氏、旧序、舆图;卷一旧序、图说;卷二至三沿革表、秩官表;卷四选举表;卷五至六建置志(城池、官署);卷七至九疆域志(星野、形胜、风俗、铺舍、乡都、坊巷、镇市)、山川志(山、江、河、沙、洲、浦、池、沟、港、滩、津、渡、塘、堰、闸、坝、桥、井、泉);卷十至十一民赋志(户口、田赋、杂办、徭役);卷十二学校志(学制、祭器、祭品、学田、社学);卷十三军政志(兵制、训练、屯田、操田、运挽、军器、战守附);卷十四祠祀志(坛、庙、祠、寺观);卷十五艺文志;卷十六至十七名迹志(园、亭、台、堂、楼、阁、宅、墓、义冢);卷十八祥祲志;卷十九至二十二列传(宦迹、人物、忠节、廉介、孝友、儒行、文学、义行、隐逸、侨寓、艺术、列女)。旧序一目所收宋明之序,籍以可考已失之志的源流。《名迹考》门目博采唐宋人诗文,于每条后皆注明“今无考”或“今废”之语,为旧志所不及。民赋志门目,详载宋崇宁至明、清顺治间的丁口户数,其史料价值颇高。瞿宣颖《方志考稿》称其“典瞻而具史载,一洗明季滥习”。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采碧山堂刻本、清乾隆重印本、抄本。

猜你喜欢

  • 禹贡臆参

    无卷数。清杨陆荣(详见《易互》)撰。《禹贡臆参》在经文之下详载蔡沈集传,并同时采录《地理今释》以纠正蔡传之误,亦间出己意。其说与蔡传多有不同,常引诸书加以考据。然亦有先误之处。有《杨潭西先生遗书》本。

  • 娄子敬文集

    六卷。明娄枢撰。娄枢,字子敬,河内(今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官至广宗县知县。集中杂著,颇留心经世之学。其论《资治通鉴》,专以首篇命晋大夫为诸侯立论,虽亦有所见。而以此一条遂

  • 求古录

    一卷。明顾炎武撰。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著名学者。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

  • 寓圃杂记

    十卷。明王琦(约1453年前后在世)撰。王琦字元禹,别号梦苏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寓圃杂记》是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迄正统年间朝野事迹的笔记小说。关于吴中部分的故实写的尤为详尽。然而材

  • 仪礼琐辨

    一卷。清常增撰。生卒年不详。江苏泰州(今江苏省中部)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聪慧过人,好学不倦,著有《一松楼文稿》、《竹叶山房外集》诸书。其传见于《续纂扬州府志文苑》,《艺文》有增所撰《仪礼琐辨

  • 汉州志

    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长庚修,侯肇元等纂。刘长庚,曾任汉州知州。侯肇元,汉州人。按汉州志,创自明嘉靖中,纂辑者为州人张一廉,然至万历年间才厘定付梓。清乾隆年间知州张珽曾重修,兹编则为续乾隆张志而作。

  • 理学就正言

    十卷。清祝文彦(生卒年不详)撰。祝文彦字方文,海宁(今属浙江省)人。文彦此书认为儒家主孔孟之说、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道家主老庄学说,强调

  • 红薇馆吟稿

    一卷。清郭秉慧撰。郭秉慧,生卒年不详,字智珠,湖南湘谭人,李杭之妻。清代诗人。早逝。此书附于其姑郭润玉《簪花阁遗稿》之后,原名《红蔷馆吟稿》,有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书前有李星沅所作序言,共收诗

  • 青虚山房集

    十一卷。清王太岳(1722-1785)撰。王太岳,字基平,号芥子。河北定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甘肃平庆道、西安督粮道、湖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四十二年(1777)命在四库全书馆

  • 臣轨

    二卷,武则天撰。武则天(约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省)人。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执政,废中宗为庐陵王,居睿宗于别殿,不得预闻。又改东都为神都,改诸司官号,立武氏宗庙。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