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郑注正字考

仪礼郑注正字考

十七卷。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郋园,江苏吴县(今江苏省东南部)人。光绪进士,授吏部主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撰《輶轩今语评》、《长兴学记驳义》,斥常州今文经学为“野说”,詈康有为是“乱民”,梁启超为“诐士”。唐才常起义失败后,他据其“逆迹”,成《觉迷要录》,以作“康梁逆案之定谳”。宣统二年(1910年),以囤积居奇,激起饥民抢米风潮,被清政府削籍。1927年大革命高潮中被杀。生平藏书甚富,于版本目录学颇有研究。所著及校刻书凡百数十种,有《郋园丛书》。德辉以江苏人流寓湖湘,无乡曲之见,开湖南考据学之先河,可谓有功士林。是书大旨以阐述郑玄注文,对其进行博考、研究,遍采经传周秦诸子司马班范两汉儒书,比传经文,存其旧谊,为之互证,不事繁征。本书《士冠礼》,兄弟毕袗注,古文袗为均。谓《说文》衣部袗玄服,从衣声。,袗或从辰。淮南齐俗训尸祝钧袨。高诱注,袀纯服,袨黑斋衣也。司马彪续《后汉书·舆服志》云,郊祀之服皆以袀玄,袀核二字篆相似,故误作袀。然而,袀、袗属于同一部首,本来可以通用,因而,袀也写作均。《左僖公五年传》,均服振振,服虔注,均服黑服也。《汉书·律历志》、《五行志》中之上引《左传》,都写作“袀服振振”,由此可知,袀、均没有区别。《吕览》悔过,今袀服回建。高诱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因为袀训同与郑注袗训同一样,衣裳同色,就是上下无别,在声、义方面都可以相互参证。又眉寿万年注,古文眉作麋。谓《大戴礼》王言,孔子愀然扬麋。《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状,面无须麋。汉故北海相景君碑,不永麋寿。都以麋为眉,与此古文相同。又《诗·大雅》巧言,居河之麋。《尔雅》释水注,引作居河之湄。《释文》亦云麋本作湄。《尔雅》释鸟麋鸹。《释文》字林作鹛,都是眉、麋通用之证据。又《士相见礼》,遍尝膳注,今云呫尝膳,谓《释文》呫音贴。《穀梁》未尝有呫血之盟,呫尝也,今《穀梁》廿七年传作歃血,无呫尝也。惟《玉篇》口部呫字,引《穀梁》同,知六朝《穀梁》古本作呫也。《说文》无呫字。食部呫,相谒食麦也,从食占声。然而,意义不相近,而且呫与遍读音不同,例不通用。笔者认为呫乃品之讹字。《周礼·天官》膳夫品尝食注,品者每物皆尝之。《礼记·玉藻》命之品尝之,然后唯所欲,注,必先遍尝之。疏,品犹遍也。因此,此经古文作遍,今文作品,遍、品音义相同,因而相假借。呫、品因形近而讹。《从梁》自作呫,《释文》所见《仪礼》,本品误作呫,就引用《穀梁》对其加以证明,于是,一误再误,使之不可通解。援据淹博,无可訾议,推其例以治群经,殊途同归,将无一书不贯通,无一字无来历,其对于汉儒师法之传,当然未有以异。泾县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证》不专攻郑,金坛段玉裁仅仅著成《士相见礼》一卷,篇帙寥寥,似乎很难与之抗衡。唯独《燕礼》,主人盥洗升,媵觚于宾注,媵送也。今文媵皆为腾。谓自媵行,而賸俱废,与媵皆为腾之义,释解不明确。案:《大射仪》媵觚于宾注,媵送也,古文媵皆作腾。《公食大夫礼》众人腾羞者注,腾皆作媵,媵送也。《易》咸卦,滕口说也。《释文》虞作媵。疏引郑康成云,字作媵,媵送也。《诗·小雅》百川沸腾,《玉篇》引作沸滕。《文选》傅武仲舞赋,腾觚爵之斟酌兮。李善注引《仪礼》曰腾觚于宾。又曰小臣请媵爵。郑玄曰今文媵皆作腾。武仲汉人,据今文也。是媵、腾、滕古时假借通用,由于三代以前字少,因而有由一字而假借为无数字之用者。两汉以后,字数增多,诸经起初由经师口授,而后著于竹帛,从而导致声同而字不同,于是,又有由无数字而假借为一字之用者。了解这些后,才可以谈得上研究经学。然而,这只是千虑一失,学者应该取其长而去其短。此书有手稿本。

猜你喜欢

  • 积斋集

    五卷。元程端学(1280-1336)撰。端学字时叙,号积斋。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国子助教,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另著有《春秋三传辨疑》。“端学之说《春秋》,勇于信心,而轻于疑古,颇不免偏执胶固之弊。

  • 北海三考

    六卷。清胡元仪撰。元仪字子戚,湖南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师事番禺陈澧。此书前有元仪自叙,作于光绪二年(1876年),又有元仪后序,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此外还有孙文昱跋。此书分

  • 四书就正录

    十九卷。清陈鋐撰。陈鋐字宏猷,嘉定(今江苏嘉定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杂采各种四书讲章,尤其沿袭陆陇其、汪份两家《重订四书大全》,间以己意而成书。

  • 后汉书补注

    二十四卷。清惠楝撰。惠楝,作有《周易本义辨证》,已著录。《后汉书补注》中只标所注的句子,书中以范晔作《后汉书》史事为主,杂引诸书,考究训诂,引证史实。采集群书编辑成书。把列传分为上中下三卷,为《后汉书

  • 吕子易说

    无卷数。唐吕严撰。吕严字洞宾,进士,后入山学道不返,俗称为吕祖。《吕子易说》首列河洛等图,共三十一图解;其次列上经三十卦说;再次列下经三十四卦说及系辞说。据篇首曾燠序云,此书原藏于虞山石室,出世太晚,

  • 激书

    一名《水田居激书》二卷(《四库提要》作无卷数)。明贺贻孙(详见《诗触》条)撰。此书二卷,二十三篇。自称“深感夫激我者成我之德,故记而述之,”名以《激书》。内容多为愤世疾俗之谈,且证以近事。有的则举古事

  • 烟霞小说

    二十二卷。明陆贻孙(生卒年不详)撰。陆贻孙,苏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仿曾慥《类说》体例,删取稗官杂记共十二种。其中如杨循吉的《吴中故语》、黄晔的《篷轩记》、马愈《日钞》、杜琼《纪善录》、

  • 学稼余谭

    三卷。作者不详。。前题云栎社老人辑。上卷《诗鹄》,中卷《诗考》,下卷《诗话》。下卷又分一子卷。其《诗考》、《诗话》皆采摘诸书而成,冗琐特甚。《诗鹄》谓“诗有南北宗。《国风》:‘林有朴遫’,南宗语也;‘

  • 民国新修合州县志

    八十三卷,民国郑贤书等修,张森楷等纂。张森楷,字式卿,邑人,举人,毕生劬学,以史学自鸣。所著有《左史长义较》一卷,《史记新校注》一百三十卷,《三国志音注》二十卷,《二十四史校勘记》三百二十卷,《通史人

  • 春秋三传同异考

    一卷。清吴陈琬(琬或作“琰”)撰。陈琬字宝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作还有《旷园杂志》、《通玄观志》、《凤池集》等。此书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中同一人或同一地而所载人名地名不同、以及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