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卷。清王元启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将乐县知县,著有《惺斋杂著》十余种。曾避居鹊山寺中,每研易有得则笔记之,积久成帙。其子王尚珏辑之成书,计说经七十余事,并附录平时所作易
二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仪征(今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历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著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学海堂经解》、《
三种,八卷。明吴文华(详见《粤西疏稿》)撰。该书收《留都疏稿》一卷、《粤西疏稿》三卷、《济美堂集》四卷。前两种均为其任兵部尚书及巡抚广西时所上奏诸疏,《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史部存目。《济美堂集》为其文集
十卷。唐封演(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封演的身世,史书记载不详。从本书记载资料得知,封演为唐中宗时大乐丞封希颜的侄子,少居淮海。天宝中太学生,天宝末进士及第。代宗大历间曾为昭义节度使薛嵩的幕僚,后归田承嗣
十八种,七十五卷。清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潘祖荫曾编辑《滂喜斋丛书》,后来又编选清代学者研究经学和小学的著作八种,史学著作二种,笔记四种,诗文著作四种,共十八种,刻成《功顺堂丛书》。丛书中清
二卷。《明代相业军功考》二卷。明沈梦熊撰。梦熊字兆扬,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卒事迹不详。该书主要记叙历代著名宰相和有巨大军功之人的事迹,成书于天启三年(1623)。《历代相业》选录自伊尹至陆秀夫,
一卷。晋范宁(339-40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宁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晋经学家。反对玄学清谈,推崇儒学,撰《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晁公武认为皇侃《论语
六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号环中迂叟,著有《易象钩解》、《归云》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外集数十种。陈氏曾游五岳,梦寐不忘,因撰此书。《岳纪》明万历刻本,共六卷。首为应城知县南海罗绅序。次图述。次忆游
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四卷。宋陈普(1244-1315)撰。陈普,字尚德,号惧斋,宁德(今福建)人。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尝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学者称石堂先生。此本以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