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九十论

伤寒九十论

一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为作者自述医案集结而成。书中载各种疑难之证医案九十则,每则先述病例及治疗经过,然后剖析评说。作者在理论上以张仲景学说为指导,凡脉证与张氏之说相合者,用其正法,有不尽相合者,则参证仲景他法以为变通,并且援引《素问》、《难经》之精义,融汇贯通。作者认为,其他各家脉法与仲景不尽同处,伤寒脉当以仲景为准法。此书理论联系实际,阐发伤寒理论,辨证详明,切合实用,为伤寒学不可多得之作,与《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参阅,可见作者精深学术思想与丰富临证经验。此书撰成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有清咸丰中仁和胡氏琳琅秘室丛书本,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左氏传章句

    一卷。汉刘歆(?一23)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刘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子,西汉著名学者。汉成帝河平中,与父向总校群书。刘向死,歆为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

  • 重修蒲台具志

    十卷。清严曾业修,李楠纂。严曾业字禹航,浙江余杭人,贡生出身,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蒲台县知县。李楠,邑人。《蒲台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李时芳,再修于此。严曾业宰蒲台县后,见旧

  • 锦带

    一卷。旧本题为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梁元帝萧绎(508-554)撰。但看其每篇自叙之言词,不象帝王之所言。从词气来看,亦不象六朝之作。亦非唐人的风格。疑为宋人所为。按

  • 昭陵六骏赞辨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字力臣,山阳(今属江苏省)人。博学嗜古,尤其喜好研究金石文字,晚年以耳聋而废。昭陵六骏,是陕西醴泉东北唐太宗昭陵前六块浮雕石刻,刻于唐贞观十年(636)。昭陵六马图赞,是何人撰书

  • 徐辛庵行述

    一卷。清徐元锡等撰。元锡咸丰五年(1855)举人,官至广西水安州知州。此书记其父徐士芬事迹。士芬字诵清,号辛庵,浙江平湖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士,历任编修、户部右侍郎、顺天学政等职。士芬颇重

  • 北墅抱瓮录

    一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是高氏告老还乡后的著作。书前有康熙庚午(1690)年间自序一篇,主要内容为记载其别墅--“北墅”园中栽种的花卉树木的情况。“北墅”园中种植的花卉树木很多,

  • 考功集

    十卷。明薛蕙(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亳州(今属安徽省)人。年十二能诗。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吏部考功郎中。薛蕙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著有

  • 四禘通释

    三卷。崔适撰。崔适名怀瑾,字觯甫,归安人,诂经精舍学生,生卒年未详。著有《春秋复始》、《史记探原》等书。“禘”的含义历史上历来不清楚,生于东汉末年的郑玄也不能尽知其义。因此所论禘、祫,都不合古代经义。

  • 艾轩集

    九卷。《附录》一卷。宋林光朝(1114-1178)撰。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及第。历官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除中书舍人,兼侍讲。以集英殿修撰知婺州。

  • 释名校议

    一卷。清吴翊寅撰。翊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是书据毕沅本及顾广圻校本,剖析源流,比较异同,并参校群书所引《释名》逸文,评论得失,辨正今本讹误。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