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几何补编

几何补编

四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几何补编》是一部论述正多面体和半正多面体性质和计算的著作,写于1692年。书前梅文鼎自序说:“壬申(1692)春月,偶见馆童屈篾为灯,诧其为有法之形,乃复取《测量全义》量体诸率,实考其作法根源以补原书之未备。”《测量全义》十卷为意大利传教士罗雅谷(1590-1638)编译,载于《崇祯历书》中,其中有五种正多面体体积公式,并计算出了边长为100的各正多面体的体积,但未给出这些公式的来历。梅文鼎认真研究了这些多面体的几何性质,获得了计算各体内切球半径和体积的方法,他验证了《测量全义》中边长为100的正多面体体积计算结果,得出边长100的正二十面体体积为2181693,《测量全义》所录为523809,显然不对。在计算二十等面体和十二等面体各线段比例时用到了“理分中末”比例。他自序说:“《几何原本》理分中末线但有求作之法而莫知所用。今依法求得十二等面体及二十等面体之体积,因得其各体中棱线及轴心、对角诸线之比例,又两体互相容及两体与立方、立圆诸体相容各比例,并以理分中末为法,乃知此线原非徒设。”他还讨论了多面体的互容问题,尤其是正方体内容正十二面体,正方体内容正二十面体的作图法十分简洁。他写道:“置十二等面边为理分中末线之小分,求其全分为外切立方边。”“立方根与所容二十等面之边,若全数与理分中末之大分也。”“凡立方内容十二等面,皆以十二等面之边,正切于立方各面之正中凡六,皆遥相对如十字。假如上下两面所切十二等面之边横,则前后两面所切之边必纵,而左右两面所切之边又横。若引其边为周线,则六处相交皆成十字。立方内容二十等面边亦同”。“(十二等面的)外切立方与体内容立方径之比例,若理分中末之全分与其大分”。书中梅文鼎还给出了两种半正多面体的作法和性质,他称之为方灯体和圆灯体。”(方)灯体者,立方去其八角也。平分立体面之边为点而连为斜线,则各正方面内成斜线立方。依此斜线斜剖而去其角则成(方)灯体矣”。还可从正八面体作出这种方灯体:“凡八等面容(方)灯体,皆以(方)灯体之边线得八等面之半。”“圆灯为十二等面,二十等面所变。……皆于原边之半作斜线相连,则各平面之中成小平面。此小平面与原体之平面皆相似,即为内容(圆)灯体之面。……依此斜线剖之而去其角。”梅文鼎还进一步指出了这两种灯体的性质:“凡灯体可补为诸体”。“凡灯体棱之数皆倍于尖”。“凡灯体之棱皆可连为等边平面圈。”《几何补编》卷三讨论了方灯体、圆灯体的体积和边长的关系,方灯体与立方形、八等面体相互内接,圆灯体与十二等面体、二十等面体相互内接的各种情形。卷四讨论了“大圆容小圆法”。几个相等的小圆内切于大圆而又各自相切,小圆径与大圆径间的关系,这里需用到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知识。梅文鼎关于立体几何的研究成果是在不知道国外同类成果情况下独立得到的,代表了当时国内这方面的先进水平,有些成果具有实用价值。《几何补编》的版本有:《梅氏历算全书》本,多《补遗》一卷;《梅氏丛书辑要》本,后附《通率表》二页;《中西算学汇通》本。

猜你喜欢

  • 餐鞠轩诗草

    一卷。清伍淡如(?-1882)撰。伍淡如,云南蒙自县人。伍熊炳之女。嫁杨溥。伍淡如自幼承庭训,读四书、唐诗。出嫁后,相夫教子,克俭持家。同治初年,其夫为乱兵所杀。其一人哺养孤幼,历尽艰苦。是集卷首有直

  •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

  • 学寿堂丛书

    十二种,八十九卷。清徐绍桢(详见《四书质疑》)撰辑。该丛书所收有经类、史类、算学类及诗集;而除徐绍桢自撰者外,尚收有其父徐灏及他人著作。十二种为《通介堂经说》三十七卷(徐灏撰)、《乐律考》二卷(徐灏撰

  • 诸书考录

    四卷。明徐鉴(生卒年不详)撰。徐鉴字观父,丰城(今江西南昌)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本书采辑诸书中新艳的字句,分三十六门。而地理一类又自分都邑、山水、杂录三门。实际上为三十八门

  • 审岩集

    九种,二十三卷。清杨于果编。杨于果字硕亭,秦安(今山东省秦安县)人。生卒年不详。十四岁会做诗,三十岁中进士,后在长阳、汉川等地做知县,著有《群经析疑》、《二十一史史概》等著作。丛书所收九种为:杨于果《

  • 抑庵遗诗

    八卷。清吴鼒(1755-1821)撰。吴鼒,字及之,号抑庵,安徽全椒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朱厓甚爱其所作文章,奏御文字,多命其属稿。因老告归后,常与其乡人酣嬉文酒,跌宕林泉。吴鼒骈体文沉博绝

  • 咫进斋丛书

    三集,三十五种,九十二卷。清姚觐元编。姚觐元字彦侍,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广东布政使,著作有《大叠山房诗集》。姚觐元继承家学,收辑整理古籍,对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搜采更多,并且多为罕见的版本

  • 黄帝问玄女兵法

    一卷。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清洪颐煊辑。此书依托,无待明辨。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隋志·子部·兵家》云“《黄帝问玄女兵法》四卷,注曰:梁三卷”。其后《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云:“《黄帝问玄女兵

  • 四音定切

    四卷。清刘熙载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卷首刘氏自序云客有问以切字之法,辨开齐合撮之四呼,因撰作此书以答之。此编首为图说,综论拼切之法,阐述四呼开齐合撮之异。正文四卷为“韵释”,广列图表并附以

  • 韵义便考

    六卷。清徐绍桢、龚嘉相同撰。龚嘉相字亮臣,滇南人,官怀远令。以官韵无善本,乃与其幕友徐绍桢同辑是书。编次按点画多寡为序。每字注末标明韵部、注以切语。义训遵《说文》、《玉篇》、《韵会》等,井征引经史子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