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凤池园集

凤池园集

十六卷。清顾汧(1646-1712)撰。顾汧字伊在,号芝岩,北京大兴人。幼勤学能文,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河南巡抚等职。后因事落职,又起用为礼部侍郎,再降为大理寺少卿,调奉天府丞、宗人府府丞。其人仕途坎坷,曾三起三落,但少有诗名。顾汧致仕后,汇辑其平生所作诗文,成《凤池园集》。其内容有诗文各八卷。诗集卷一辑五言古诗《丁雁水佥宪将赴赣南见贻诗稿赋赠》、《孙茂叔拓游安亲王园三首》等四十三首;卷二辑七言古诗《坠马行戏东袁杜少检讨》、《过孔心一寓看韩干画马图》等二十五首;卷三辑五言律《秋日再集朱园次少陵重游何氏韵》五首、《傅馆师索题恭亲王新园四首》等一百二十六首;卷四、卷五辑七言律诗《新正过郯城访周璧侯大令》、《入都示扬修野吏部》等二百二十二首;卷六辑五言排律诗《首春懋劝殿应制》等十七首,七言排律诗《送于子先佥宪督学粤东》、《寿于莱公中丞》二首;卷七辑五言绝句诗园居杂咏《武陵一曲》、《梅岭》等十六首;七言绝句诗《读李太白集有感二首》、《李雷田馆文见贻龙须》等一百三十六首;卷八辑七言绝句《锦州行署杂咏六首》、《试事竣回沈阳署八首》等五十首。词作有词牌“望江南”题为《凤池八首》、词牌“浪淘沙”题为《题苑大小像》等十阙。文集,卷一辑《玉牒赋》、《经史赋》等赋六篇,卷二辑《南巡政典颂》、《乞恩予告归里疏》等颂、雅、表、奏、疏、策、问八篇;卷三、卷四辑《游梁书院讲语序》、《溯流史学钞序》等序三十二篇,卷五辑《御试乾清宫读书记》、《禹王台创建御书楼碑记》等记九篇;卷六辑《全体大用说》、《屯政议》、《日露辨》等说、议、辨、答客难七篇;卷七辑《与韩慕庐尚书书》、《吴荣期小影赞》等书、启、赞、跋、引、祝文二十七篇;卷八辑《光禄大夫直隶巡抚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御史金公墓志铭》、《方干臣少参墓表》等墓志铭、墓表、碑文、祭文、哀辞十一篇。是书传世本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精刻本,一九八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西湖诗录

    十卷。清胡俊章(生卒年未详)撰。。胡俊章字效山,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此书经俞樾鉴定,并为之序。有云:“徐懋升著《湖山诗选》六卷,选古今诗家得四百六十八人。其书今罕传本。李敏达修《西湖志

  • 六经字便

    无卷数。清刘臣敬(生卒年不详)撰。臣敬字恭邵,江阴(今属江苏)人。此书载六经字体,以笔画编次,自一画至二十九画,颇能辨正偏旁点画。又对诸子之转音不转音者,加以厘订,查阅比较方便。只是作者所见古籍无多,

  • 管窥外篇

    二卷。元史伯璇(生卒年不详)撰。史伯璿字文玑,温州(今属浙江)人。博通经史,深得朱子之宗旨,终身不仕。著有《四书管窥》、《辨论诸经史天文地理古今制度名物》等书。此书成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为继《

  • 名世类苑

    十六卷。明凌迪知(约1571年前后在世)撰。凌迪知,字乌哲,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兵部员外郎。凌迪知著述甚丰,有《左国腴词》、《太史华句》等多部。《名世类苑》是一部记叙从洪武到嘉靖共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名媛汇诗

    二十卷。明郑文昂编。郑文昂生平未详。闺秀著作,明人喜为编辑。然大抵辗转剿袭,体例略同。此书较《名媛诗归》等书,不过增入杂文。其余皆互相出入,伪误亦复相沿。

  • 律宗灯谱

    八卷。清代释源谅(1705-1772)撰。源谅,为清乾隆时北京潭柘寺僧人。出家学法尤重律宗法门。他持律精严,研习律宗义理颇下苦功。积多年修持经验和文笔功底,撰成《律宗灯谱》一书。该书以弘扬律宗为宗旨,

  • 西隐集

    十卷。明宋讷(1311-1390)撰。宋讷,字仲敏,号西隐,滑县(今属河南)人。元至正中举进士。官河北盐山知县,弃官归。洪武十三年(1380)征为国子助教,后升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迁国子祭酒,卒于

  • 蚕桑萃编

    十五卷。清徐树铭(生卒年不详)撰。徐树铭生平不详。《蚕桑萃编》十五卷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自伏羲起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所提倡的植桑养蚕政策,从植桑养蚕到染丝成绸的一系列生产过程、技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需的

  • 海涵万象录

    四卷。明黄润玉(详见《四明文献录》条)撰。此书由黄润玉之孙黄溥辑录而成,内容均为其平日言论,共四卷,分四十类。其中间有新意,但舛误者也不少。如引礼公子之子孙有封为国君则世世祖是人,遂谓宋太祖当居始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