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物要览

博物要览

① 十六卷。明谷泰(生卒年不详)撰。谷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此书共十六卷,第一卷记碑刻,第二卷记书,第三卷记画、第四卷记铜器,第五卷记窑器,第六卷记砚,第七卷记黄金,第八卷记银,第九卷记珠,第十卷记宝石,第十一卷记玉,第十二卷记玛瑙、珊瑚,第十三卷记琥珀、蜜蜡、玻璃等物,第十四卷记水晶、玳瑁、犀角、象牙等物,第十五卷记香,第十六卷记漆器、奇石。所记多作者之所见闻,虽未能详备,然亦可供文物爱好者之参考。书成于天启中,有明刻本。② 十二卷。清谷应泰(1620-1690)撰。谷应泰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顺治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顺治十三年(1656),于提督浙江学政佥事任上,延揽学者,搜集史料,编撰《明史纪事本末》,顺治十五年,全书告成刊行。是书为杂品之作。卷首有李调元序,指出凡天下珠玉犀象,可珍可玩之物,谷应泰均作考证,记其名称,考证产地,赏鉴之精,使富商大贾不敢欺世。书中具体内容为:卷一叙述历代鼎器、杂器、铜器的形状、大小、颜色、作用、价值等。卷二叙述各种窑器。卷三叙述黄金产地、品种和辨黄金真伪法。卷四叙述自银产地、品种和十三种假银等卷五叙述珍珠产地及其种类。卷六叙述宝石产地、种类、价值。卷七叙述各种玉的产地、颜色。卷八叙述玛瑙、珊瑚、水晶、琥珀、密蜡产地、颜色、辨真伪法。卷九叙述玻璃、琉璃、车渠、玳瑁、犀角、象牙产地、作用、辨真伪法。卷十叙述各种香、木产地、品第、价值等。卷十一叙述石的品种、产地卷十二叙述历代名锦的种类、价值等。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河工书

    不分卷。不著撰人。嘉靖间,兰阳、仪封、延津、封丘、考城泛溢冲决,当地官府征发数万人,银数十万两,中州河工之甘苦,有人叹之,因记录成书。《河工书》旧刻本不分卷。其总目共列书札九篇。篇一,与总河部院刘公晋

  • 四书衬

    不分卷。清骆培撰。培字坦轩,浙江吴兴(今浙江吴兴)人。是书首有邓钟岳、彭启丰、姚三辰、徐以升序。又有其子骆云仪附言及培自序。自序言“书有正义,有神气。正义在有字句处,神气在无字句处,神气得而正义自见。

  • 阿育王经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 考古图

    十卷、续考古图五卷、释文一卷。宋吕大临(约1042-约1090)撰。吕大临,字与叔,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初学于张载,后从二程(颢、颐)游,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吕氏博览群书,能文章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披肝露胆经

    一卷。旧本题明刘基(详见《国初礼贤录》)撰。《明史·艺文志》对此书有著录。然而书中所述《分龙诀》与《穴情》二篇,大半为《撼龙经》等书内容。其“沙诀”、“水诀”等歌也都较为浅俗。末附《南北平阳论》数条,

  • 武昌府志

    十六卷,清杜毓秀纂修。杜毓秀,字岳灵,陕西定边堡(今陕西吴旗县西北)贡生,官武昌知府。《武昌府志》最早见于《宋志》,题解有志三十卷,为宋孝宗时知府王信修,许应宗纂,此书不传。明文渊阁旧志书目有志二册,

  • 朱子语类

    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汇编。黎靖德生卒年不详。是书亦称《朱子语录》。朱熹既没,门人各记其所闻之语。嘉定八年蜀人李道传始取三十三家,刻之于池州,曰“池录”。嘉熙二年其弟性传,又取四十二家刻之于饶州,曰“饶

  •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

  • 宋景濂未刻集

    二卷。明宋濂(1310-1381)撰。宋濂集重刻于嘉靖中,行世甚久。此本乃清顺治十二年(1655)宋濂裔孙实颖得文征明家所藏旧稿以示金坛蒋超,超择其中今本未载者得三十八篇,编为此集,以补其遗。并以韩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