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伪书考

古今伪书考

二卷。清姚际恒撰。姚际恒,生于1647年,卒年不详,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桐城,后寄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县诸生,一生未仕,勤于治学,酷爱藏书,承嗣先世遗藏,广泛搜求,著称一时。其学问专于经类,曾著《九经通论》、《庸言录》等。宋元以来,怀疑古书之风日渐盛行,作者自称“有鉴于造伪书者,古今代出其人,故伪书滋多于世。学者于此,真伪莫辨,而尚可读书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读书第一义也”,遂作此考。分经、史、子三类,凡经十九种、史十三种、子三十八种,复有真书间以伪书者八种、本非伪书而后人妄托其名者六种、有两人共定一书而无从定其主名者三种、有未足定著之人者四种。所考多取材《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濂《诸子辨》、胡应麟《四部正讹》等诸家成说,并以陈、晁二氏为主;不能定其论者,则折衷各家之说,故此属于他本人的考订见解甚少。后人顾实(约1887-1957)撰《重考古今伪书考》以正其误,黄云眉另撰《古今伪书考补正》。由于它收书注重实用,对读书治学极具裨益,所以自问世后,流传很广,影响甚深。虽限于资料不丰,且时有错讹,但仍未失为辨伪一类的重要著作。有《知不足斋丛书》本、日本文政五年复刻《知不足斋丛书》训点本、清光绪三年(1877)广汉张馥笙成都刊本(有光绪二年张氏题跋、三年张氏题跋)、光绪十五年(1889)长沙章氏经济书堂刊本、《晋石庵丛书》本、《慎始基斋丛书》本、民国间苏州文学山房木活字印本、民国间苏州振新书社《知不足斋丛书》本、民国年间顾氏标点《辨伪丛刊》本、江氏《聚珍版丛书》(初集)本、1955年《古籍考辨丛刊)(第一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等韵精要

    一卷。清贾存仁撰。存仁字木斋,山西河东人。书刊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分五篇:一曰《述原》、二曰《总论》、三曰《图说》、四曰《别传》、五曰《备考》。其《述原》篇摘举《性理精义皇极篇》及《音韵阐微》

  • 居士集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

  • 医学入门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华夷变态

    五卷。林怒、凤罔编。林怒及其子凤罔,日本人,德川幕府的鸿文学士。该书系日本德川幕府根据赴日的中国和南洋各国的商人、船员收集的关于清朝的情报所编。日本人以明朝为华夏,清朝为夷虏,该书主要记明清易代及其后

  • 五音集字

    十卷。清汪朝恩撰。朝恩字泽之,莲池人。自序略云:等切之书法繁而指秘,竟有至皓首青毡,切法一无所知者。兹得四声,分出五音,去其繁以就其简,阐其秘以趋于明,乃立二十五字以代字母,立三十三字以为字音。以字母

  • 河东集

    十五卷。宋柳开(947-1000)撰。柳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正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973)进士,累官殿中侍御史。柳开年少时仰慕韩愈、柳宗元的文章。宋朝变偶丽为古文,自柳开始。但其文

  • 昭代丛书

    五百六十一种。清张潮(1650——?)编。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曾任翰林苑孔目,能词,爱好文学,以刊刻丛书为世所称。辑有《虞初新志》,著有《心斋聊复集》等,此书初为张潮编,后有杨复吉等续辑,

  • 三忠集

    十四卷。明郭惟贤撰。郭惟贤,福建晋江(今泉州)人。生卒年待考。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前有万历二十二

  • 放翁词

    一卷。宋陆游(1125-1211)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

  • 全唐诗话

    四卷。宋尤袤(1127-1194)撰。生平见《梁溪遗稿》条。书原本题宋尤袤撰。考尤袤乃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光宗时卒。而自序年月乃题咸淳,复读其文,皆与《唐诗纪事》相同。纪事之例,凡唐人采入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