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台学源流

台学源流

七卷。金贲亨(生卒不详)撰。金贲亨,初冒高姓,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题名碑中的高贲亨即是金贲亨,字汝白,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台学源流》之“台”,即台州,该书是叙录台州先儒的著作,收录从宋代徐中行到明代方孝孺、陈选共30人,为每人作传,且收存疑而未能确考者15人,按时代不同附姓名于传末。其为先儒所作之传,多采自朱熹的《晦庵集》和《伊洛渊源考》。金贲亨处在明代中叶,时心学盛行,所以《台学源流》的观点调停于陆九渊的“心学”和朱熹的“理学”之间,并说朱喜晚年颇后悔与陆九渊之间的论争,朱、陆先异而后同,实际上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与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有差别的,不应简单认同。

猜你喜欢

  • 经子法语

    二十四卷。南宋洪迈撰。洪迈生平事迹详见《史记法语》。洪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即摘取经书、子书新颖字句以备科举考试之用者。分《易经》一卷,《书经》二卷,《诗经》三卷,《周礼》二卷,《礼记》四卷,《仪礼

  • 香南雪北词

    一卷。清吴藻(1799——1862)撰。吴藻字苹香,号玉岑子,女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吴藻家富,但其独好史书,时人谓之“夙世书仙”。道光六年(1826)因事而至关中,遂拜诗人陈文述为师,为其门

  • 朝城县续志

    二卷民。国杜子楙修,贾铭恩等纂。杜子楙,浙江绍兴人,民国九年(1920)任朝城县知县。贾铭恩,邑人。朝城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祖植桐重修后,光绪十八年后又有手钞本《朝城县志略》一卷传世。光绪

  • 簠斋笔记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书中内容系陈介祺与吴云、王懿荣讨论金石的函件,由潘伯仁采辑成书。陈介祺一生矜慎,凡有著作,从不肯轻易付印。本书虽采自与吴、王二人往来函信,无段落体

  • 太仓十子诗选

    十卷。清吴伟业(109-1671)编。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伟业,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迁东宫侍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

  • 舜典补亡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舜典补亡》一书坚信古文《尚书》,不信今本《尧典》与《舜典》之分篇。今传《舜典》前有“曰若稽古帝舜……”28字,本是南朝齐姚方兴所加,其作伪甚明。奇龄遂弃之,截取今

  • 经史辨论

    四卷。清张均(生卒年不详)撰。张均字坦斋,浙江江山(今江山县)人,官射州学博。生平不详。本书前有自序。全书大体上议论多而考证少,而所议论的东西也是泛衍多而精实少。论《二戴记》,根据《汉书·儒林传赞》、

  • 数学拾遗

    一卷。清丁取忠(1810-1877)撰。丁取忠,字果臣,号云梧,湖南长沙人,自幼喜算学,刻苦钻研四十年,博通古今数书。培养后学黄宗宪、左潜、曾纪鸿于长沙古荷花池白芙堂,后与吴嘉善相识,共同研治数学。著

  • 三事溯真

    一卷。明李豫亨(详见《推篷寤语》条)撰。李豫亨于卷首言:“有生所必资者有三事:寒欲衣,饥欲食,蔽风雨欲居,此通古今无贵贱一也。上古崇质任朴,民生易足,及其后古意寝亡。情动于欲,而泰侈生焉。于是始舍其本

  • 余庵杂录

    三卷。明清之际陈恂(生卒年不详)撰。恂字子木,原本姓曹,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余庵杂录》系其杂说经义诗文、兼载碎事之文,部分语句抄袭他人之言,如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