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司空表圣文集

司空表圣文集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综观一生,尽管徘徊于出处之间,但他的用世和忠君思想是比较明显的。留下的作品不多,诗歌创作的地位也不算十分突出,然而他的诗歌主张却有其独到之处,对后来,特别是清代讲究诗歌风格、意境和含蓄一派,影响相当深刻。著有《司空表圣诗集》、《诗品》。司空图在文学创作上推崇王维、韦应物的山水诗,贬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追求蕴藉之美。其诗调多低沉,对偶工整,写景真切。《司空表圣文集》又名《一鸣集》,为唐文别集。其文尚有唐代旧格,无五季猥杂之习。司空图奉敕为人,词多诫饬,足见其刚正之气。又集内解县新城碑为王重荣所作,河中生词碑为其弟重盈所作。宋祁于是认为重荣父子雅重司空图,尝为作碑。今考其文,也是奉敕所为。陈继儒《太平清话》载,忍辱居士墨竹笔名,此集无载。此编前后八卷,皆题为杂著。五卷、六卷独题曰碑。其它各卷,也有碑文,比较烦琐。旧本和今本相吻合。司空图的艺术思想是处于唐王朝极度衰乱中产生的消极悲观思想在美学观上的派生。其主要功绩就在于诗论,主张诗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后人总称为“韵味说”。其《自序》说:“及遭乱窜伏,又顾无有忧天下而访于我者,曷自见平生之志哉?因捃拾诗笔,残缺之几,乃以中条别业一鸣,以目其前集,庶警子孙耳。”说明司空图曾亲自编辑过其集。但原稿早散佚。后世所见是其子司空荷所辑,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三十卷,并记:“集自为序,以《濯缨亭一鸣》总名其集,子荷别为集后记。”《四库全书》据马裕家藏本收录,题谓《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即《唐志》所谓《一鸣集》。明、清各藏家均以旧抄本著录,均出于宋刻本。

猜你喜欢

  • 孙子参同

    五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撰。《四库提要》云:“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前有《凡例》,又有万历庚申吴兴松筠馆主人序,亦不署姓名。”然王重民氏据书中梅国桢序谓是书为李贽撰(《中国善本书提要》)。今从其说

  • 权文公集

    十卷。唐权德舆(761-818)撰。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奉安)人。少以文章知名。德宗建中元年从政,累官至宰相、刑部尚书,后出镇兴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舆善诗文,精通经术。长于五古。著有《童

  • 纯正蒙求

    三卷。元胡炳文(1250-1333)撰。胡炳文字仲虎,徽州婺源(今安徽省婺源县)人。潜心朱熹之学,延祐中荐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世称云峰先生。著有《云峰集》十卷、《春秋集解》、《周易本义通释》等。自晋李

  • 姚江逸诗

    十五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馀姚(今浙江余姚)人。父尊素,以忠直死于魏阉之难,宗羲具疏讼冤。思宗叹为忠义孤儿,使归。益肆力于学,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复借抄之。受业

  • 证俗音

    一卷,北齐颜之推撰,清任大椿等辑。颜之推(531-590以后)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历任四朝,梁为散骑侍郎;齐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581-600年)中,太子召为学士

  • 调查永定河流图说

    一卷。不著撰者名氏。考书中记载诸事,可知为近代治河务之人所作。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一卷。综观全书,先考清代永定河水势之变迁,再证是河历代之名,接叙治防之法及建筑之工。细分条例,依次排列。后附河图一幅,

  • 四书经疑贯通

    八卷。元代王充耘撰。充耘字耕野,吉水(今属江西)人,元统二年(1334)进士,授承务郎、同知永新州事。后弃官养母,著书授徒终老。著有《读书管见》二卷(《四库全书》亦收)、《四书经疑贯通》八卷。元代科举

  • 求可堂自记

    一卷。清廖冀亨(生卒年不详)撰。冀亨字瀛海,福建永定人,康熙举人,官至江苏吴县知县。该书记其所亲历之事。文笔朴拙。书成于康熙年间,而于咸丰二年(1852年)刊行。

  • 经谊杂识

    一卷。清末许克勤撰。克勤字勉甫,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曾侨居苏州。勤学深钻,涉猎广泛,曾谓学问当法汉儒,品行当法宋儒,治学严谨务实。此书钩稽细密,对经书疑义,多有是正。如“昏礼不告庙”条,谓“士昏

  • 古韵通

    八卷。清柴绍炳撰。绍炳(1616-1670)字虎臣,晚年号省轩,浙江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明亡,归隐南屏,行医自给。学识渊博,尤精韵学。尚著《切韵复古编》、《通考辑略》、《省轩考古类编》、《经史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