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唱经堂释小雅

唱经堂释小雅

不分卷。金人瑞(1608-1661)撰。金人瑞,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人瑞,又改名喟,字圣叹,后以字行世。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明诸生。倜傥不群,狂放有奇气,以读书著述为务。顺治十八年,上揭帖请逐吴县酷吏知县任维初,与诸生百余人哭于文庙,遂以偶乱罪被杀。人瑞少有才名,工诗文,文笔隽秀,尤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往往由此及彼,借题发挥,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而评点之最有价值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多独到精彩。另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沉吟楼诗选》等传世。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金圣叹全集》,是搜罗较完备较有实用价值的排印本。是书虽名为《释小雅》,其实所释仅《鹿鸣》、《四牡》、《斯干》、《无羊》、《采绿》、《黍苗》、《隰桑》等七篇,也许草创未完。然其所论,实承公安、竞陵之风,不甚训诂章句,惟以一已之性灵,一味欣赏,细心体玩,以说乐府、五七言诗之法,其治经大异前人。如所释《隰桑》之诗云:此诗“前三章极为说乐,却说不出。至第四章极力不肯说爱,却说得尽情。乐府‘思公子兮未敢言’,是从此变化出。又‘心悦君兮君不知’,亦从此变化出。”虽不免恍惚无着,然其说诗论诗,以体会诗人之旨为要,不失为一治《诗》之良法。有《圣叹秘书七种》本,《风雨楼丛书》本,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金圣叹全集》本为最新版本。

猜你喜欢

  • 抱犊山房集

    六卷。清嵇永仁(1637-1676)撰。嵇永仁,字留山,号抱犊山农,江苏无锡人。康熙初,为福建总督范承谟幕客。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反清,执范承谟,并胁嵇永仁降,稽永仁不从,

  • 太极会通

    六卷。翟衡玑撰。翟衡玑,湖南武冈人。其余不详。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综观全书之旨,乃“以太极为会归,以图书为大用。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天地之气,不外阴阳,阴阳之发端在礼乐。故治平之术,礼乐为先”

  • 梅村先生遗诗一册

    不分卷。清汪士铎(生平见《汪梅村先生文集》)撰。该册共有古今体诗二百一十七首,在士铎卒后三十年,由同乡邓之诚冬游太原书铺,购得《手书乙卯随笔》、《丙辰备遗录》、《忆亡尘语录》、《健亡偶识》四种稿本。前

  • 补寰宇访碑录

    五卷。附失编一卷。清赵之谦撰。赵之谦(1829-1884),篆刻家,书法家。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举人,历官江西奉新、南城等县。著作除本书外,尚有《二金

  • 周礼客难

    八卷。清龚元玠(1703-?)撰。元玠字鸣玉,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人。另有《十经客难》等书,已著录。此书书前有元玠自序,书凡八卷,卷一为天官,自“九赋”至《掌御》“叙于王之燕寝”;卷二为地官上,自“

  • 郑志

    三卷。补遗一卷。三国魏郑小同撰。小同高密(今属山东省)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之孙(一说为郑玄子)。其生卒年月及字号均不详,据说郑玄因其手纹似己,取名小同。郑玄博学多才,尤以精通经学而闻名乡里,高贵乡公

  • 钦定授衣广训

    二卷。清董诰等人编定。大学士董诰等人,奉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命于嘉庆十三年(1808)编成《授衣广训》一书。主要内容是方承观的《棉花图》,其它还有康熙皇帝的《木棉赋》,乾隆、嘉庆皇帝的题诗等。此书有

  • 陶靖节年谱

    ①一卷。宋吴仁杰撰。仁杰字斗南,洛阳人。淳熙进士,历罗田令、国子学。录有《古周易》、《洪范辨图》、《汉书刊误补遗》等书。此谱考证多有精当之处。如陶诗《示庞主簿邓冶中》中“始室丧其偏”句,据《礼》“三十

  • 桓范论

    见《世要论》。

  • 华凤超年谱

    二卷。清华袁黄述。袁黄,明清之际江苏无锡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为谱主华允诚(详见《高子年谱》)之子。此谱首录汪琬所撰华允诚传、徐坊所撰墓志铭等,后附入祠事略、宗谱传赞,末附一卷,汇记康熙年间建祠之事。